据西藏地震台网测定, 9月18日20时40分,印度北部锡金邦(北纬27.7度,东经88.2度)发生里氏6.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截至19日7时20分,此次地震共发生余震4次,其中最大震级为4.8级。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等县震感明显,据20日零时统计,地震造成亚东县7人遇难,127人受伤,除其中4名伤势较重伤员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余伤员均已出院。地震致使亚东县较多房屋倒塌和受损,并曾一度造成亚东县城停电、光缆中断,部分道路受损、交通中断;定结县、定日县、岗巴县、吉隆县部分房屋倒坍、开裂。具体灾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自治区和部队、武警、边防、消防等救援力量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工作已经紧张有序展开,19日13时,自治区紧急调运的1100顶帐篷和4500件棉衣被已运抵灾区。
接到灾情报告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第一时间作出部署,要求迅速组织各方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把救人放在抢险救灾工作第一位,尽最大努力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日喀则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尽快查清情况,核实灾情;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有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各司其职,保证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地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19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主持召开区党委紧急会议,安排部署亚东等县震区抢险救灾工作。
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情况汇报后,陈全国指出,此次印度锡金邦地震对西藏自治区影响较大,特别是亚东县等边境地区受灾较重。灾情发生后,区党委、政府、军区、武警、边防、消防快速反应,围绕救人、减少伤亡,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掌握了工作主动权。全区各有关地、县和部门要站在关注和保障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行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按照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全力投入到地震抢险救灾工作中去。一是立即成立地震抢险救灾指挥部。由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同志任指挥长,自治区政府、西藏军区、武警西藏总队、西藏公安消防总队、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整合资源、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迅速启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保障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就近调集部队和武警、边防、消防官兵参加救灾。二是全力组织搜救。军、警、民协同作战,展开拉网式排查,全面展开搜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科学搜救,避免余震和其他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灾区所有学校暂时停课;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震情,做好预测预报。三是抓紧救治伤员。迅速向灾区派出医疗队,配合当地医疗机构,不惜一切代价做好伤员救治工作,确保救治质量,减少伤亡。同时要妥善处理好遇难人员善后事宜。四是确保灾民生活。自治区立即下拨救灾专项资金1000万元,有关部门要根据灾区需求以最快速度调拨充足救灾物资,确保灾区各族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治疗。五是尽快修复基础设施。组织专业力量,抓紧抢修因灾损毁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为顺利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六是全面恢复正常秩序。开展好卫生和防疫工作,帮助群众重建被毁房屋,组织干部群众恢复生产,统筹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七是做好维稳工作。在确保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得到救助的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各族群众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要时刻绷紧反分裂斗争这根弦,严防敌对势力干扰救灾和趁机渗透。八是维护好社会治安。加大社会治安管理和对社会面的管控力度,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要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积极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保持灾区社会和谐稳定。九是加强舆论引导。要及时客观真实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避免恐慌和谣言产生,有力引导社会舆论,为抢险救灾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记者 李成业 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