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300万亩沙化草原治理区内植被盖度平均为7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25日 14时06分   来源:辽宁日报

    3年前,辽宁省土地沙化、荒漠化面积已扩大到1800万亩,辽西北75%的草原面积沦为沙地、半沙地,距离沈阳最近的沙区只有40公里,而且每年还在以5米以上的速度向南推进。

    3年后,全省300万亩沙化草原治理区内植被盖度平均为75%,平均株高51厘米,远远高于区外31%的平均盖度和24厘米的平均株高。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已由中度侵蚀变为轻度侵蚀,蓄水效率由3年前的24%提高到79%。

    经过3年的草原沙化治理,科尔沁沙地南缘筑建起了一片片绿色阻沙带,辽西北荒山秃岭上铺就了一张张绿色地毯,生态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转。

    辽宁省草原主要分布在朝阳、阜新等生态脆弱的辽西北地区,前些年,由于草原面积减少、草原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个别地区出现了沙赶人走、沙进人退的严峻局面。为迅速扭转辽西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状况,2008年省财政按每亩补贴100元的标准,率先在彰武县进行草原沙化治理工程试点,治理沙化草原3.4万亩。 2009年至2011年,每年斥资1亿元组织辽西北5市10县(市)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围栏封育和补播改良为主要技术措施,打造环科尔沁沙地南缘网状分布的草原阻沙带。

    为保证草原沙化治理持之以恒,畜牧部门在全省推行草原确权和承包经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把草原保护、管理、利用主体明确到户,实现责权利统一,真正实现草有人管、地有人护、责有人担。辽宁省成为全国农区开展草原确权工作的第一个省份,截至2010年底,省财政共投入2000余万元,对草原确权工作实行专项补贴,全省累计完成草原确权面积1327万亩,占全省2009年土地资源第二次调查草原面积的80%,其中90%以上确权草原落实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了“草定性、地定权、人定心”,为草原沙化治理和永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作为辽宁省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多、对全省草原生态环境影响最深远的宏大工程,目前,全省对300万亩沙化草原进行了治理,并全部实行了承包经营管理,与1.2万余户农民签订了 《草原承包合同书》。

    据省畜牧兽医局初步估算,沙化草原经过二三年的治理,平均5亩地可养1只羊,辽西北300万亩治理草场可养羊60万只,治理区农民每年可获利1.8亿元以上。

 
 
 相关链接
· 辽宁初步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植被防护力增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