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记者从省林业部门获悉,河南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1年来,已使1573.2万亩土地披绿,“退”出了青山绿水,“退”出了绿色产业。
据了解,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的136个县(市、区),覆盖了全省85%以上的县级单位和90%的国土面积。其中退耕地还林涉及106个县(市、区)、129.1万退耕农户、488.9万农民。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1年以来,河南省总投资84.5亿元,已使1573.2万亩土地披绿,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达到22.19%。经综合评估,全省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年价值超过500亿元。
目前,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区内已初步形成了豫西苹果、豫东梨、豫南板栗、豫北豫西花椒、沙区大枣、沿黄及黄河故道区速生丰产林、城市郊区小杂果等七大基地,为林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记者 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