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一大早,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村民丁宝成就开着摩托车,载着一大筐鱼去成都,当天卖鱼收入上千元。通过发展水产养殖和农家乐,偏远的友谊村今年人均纯收入可望超过9000元。连接德阳与成都的旌江快速通道建成后,村民收入将更可观。
同一天,新一届德阳市委领导班子经选举产生。新起点如何实现发展跨越,成为德阳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站在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关头,德阳迈入全新发展历程——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在第七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赢得参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文化强市
这是德阳建市第28个年头。经历灾后恢复重建,5480多个项目、1560亿元投资极大地提升了德阳的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再造一个德阳工业”的目标提前实现。
然而,横向审视,各地加快发展态势突出,今年,包括德阳在内的我省9个市GDP将冲刺千亿大关。一向经济基础、城市区位、自然条件优越的德阳面临被超越的危险。
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创造德阳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党代会报告展示出全新的视野和科学的发展定位。
“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为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配套服务而设立的德阳市,首次将“文化”置于重要战略位置,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年画文化等与灾后重建的良好硬件基础结合,以新的城市精神引领新一轮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工业德阳”的文化软实力。
作为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德阳着力塑造“城市率先崛起、农村整体推进、城乡协调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中心城区在“十二五”规划的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原则基础上,大手笔建设亭江新区、旌东新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到2015年,德阳城镇化率将由41.3%提高到53%,城镇人口将增加40余万人。
推进产城互动。德阳8个国家或省级经开区将承载1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09年,德阳工业总产值首破千亿元,该市拟用6年时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GDP总量突破2000亿元,再造一个“产业德阳”。
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罗江县白马关镇倒湾景区,“1+4”亦农亦游产业模式让当地农民富起来。在德阳不少地方,农民收入增速超过了城市居民,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显著。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产业是纽带,需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实施龙头带动,这给德阳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德阳市市长陈新有说,今年德阳必须完成650亿元投资目标,“十二五”期间要实现3000亿元投资目标。
紧紧抓住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德阳大力实施 “南融、北承、东联、西拓”战略,积极推进成德绵同城化进程,大力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设施对接和产业合作。
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经济要素自由流动。亭江新区、旌东新区建设将打破德阳经开区、广汉小汉工业园区和旌阳区天元工业区的行政区划,使三个园区加快整合、融合。罗江县主动提出将白马关纳入旌东新区规划,实现一体发展。德阳及所辖6个县(市、区)主动出击,与周边地区开展区域合作。
着力构建成德绵组合型交通枢纽。连接广汉三星镇、彭州濛阳镇的天星快速通道正式招标,中江县与金堂县协调建设中-金快速通道,穿越德阳全境的遂德阿高速公路开始前期准备工作……连接市域和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陆续启动、实施。
国庆节后,国家环保部门将派专家组前往什邡市评审投资102亿元的宏达钼铜项目。这个全球最大的钼精深加工项目和全国第五大铜精深加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完成产值150亿元。 (记者 张红霞 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