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7月4日,国家海洋局首次派出监测队伍赴日本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进行海洋环境放射性物质监测,为有效应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对我国建立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物质监测预警体系具有深远意义。据悉,为保证我国海洋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海洋局在我国管辖海域定期开展海洋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
海洋放射性物质监测预测能力增强
国家海洋局依托现有的海洋环境监测业务体系,通过船舶走航、岸(岛)基站及海上石油平台定点监测等方式,构建了多元化的放射性物质监测体系,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大气、海水及海洋生物等主要海洋环境介质实施放射性物质监测。与此同时,卫星遥感、海上浮标、海洋环境监测站等方式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并借此获取了大量的海洋水文动力、海洋气象等数据资料。
在深入开展监测工作的同时,国家海洋局还及时组织开展了海洋放射性物质预报预测工作,根据日本核污染物泄漏情况,开展日本福岛及我国管辖海域核泄漏物的大气扩散趋势和放射性污水扩散影响预测。同时,在做好放射性物质短期综合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各有关单位积极搜集整理核泄漏事故发展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结合大气和海洋环流形势对放射性污染物质长期漂移路径进行数值模拟,综合判断核泄漏事故长期发展趋势,分析评估核泄露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在以上措施的实施下,我国海洋领域核应急监测预测能力得到了不断加强。
监测范围拓展至西太平洋海域
为了进一步掌握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海洋环境的影响,国家海洋局将监测海域拓展至西太平洋范围,以掌握核泄漏区域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状况,及时监控放射性污染物的漂移扩散情况。6月16日~7月4日,国家海洋局派出首支专业海洋环境放射性物质监测队伍,赴日本福岛以东海域,开展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
在监测过程中,监测队员对相关海域的海洋大气、海水、海洋生物开展了监测,掌握了核泄漏事故对西太平洋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该航次历时18天,航程共计4735海里,监测海域面积达25.2万平方公里,采集到海洋大气气溶胶、海水、生物样品1454个,获得空气吸收γ剂量率数据5万余组,布设浮标22个。7月28日和8月22日,国家海洋局将航次监测分析结果分批向社会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强化信息收集与报送,正确引导舆论
在核应急期间,国家海洋局局属有关单位密切关注日本核泄露事故动态,每日收集核事故舆情,广泛收集核辐射污染、扩散和影响的有关信息数据和环境资料,编制核事故动态信息,向国务院及各有关部委报送值班信息36期、海洋专报5期、放射性物质监测预测信息31期,局属有关单位也向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报送核事故动态、监测预测等信息共计800余期。
在新闻宣传方面,国家海洋局坚持科学引导舆论的原则,从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开展核应急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局官方网站、报纸等媒体,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众发布海洋环境放射性物质监测预测及评估结果,有效消除了社会公众对核泄漏事故的疑虑和恐慌,切实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