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海阔天高任翱翔——湖南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2日 09时35分   来源:湖南日报

    10月18日晚,长沙琴岛歌厅与往常一样,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当晚,琴岛可容纳3000人的大厅里,有逾2000观众入场品赏长沙具有代表性的歌厅文化。

    同一时间,张家界天门山大峡谷里,以山水为舞台、天地当剧场的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进行了梦幻般的演出。《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2009年正式公演后,一直保持高上座率。有资料显示:到张家界的游客中,每4人就有1人看了该剧。

    近年来,以“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等为代表的湖南文化产业异常红火。2006年到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0%左右,2008年总产出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达1868.49亿元,增加值达827.56亿元,占GDP比重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

    传统产业做大做强

    9月16日晚,2011年“快乐女声”上演冠军争夺战,上千万观众通过电视、网络观看了直播。从2004年“超级女声”开始,湖南卫视创造了娱乐选秀新模式并风靡全国。以湖南卫视为龙头的湖南广播电视台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湖南卫视收视率连续多年居省级卫视之首。2010年,湖南广电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成为年总收入过百亿的两家省级广电媒体之一。今年前8个月,湖南广电累计收入87.39亿元,同比增长54.9%;广告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40.5%。由湖南电视台与青海电视台合作运营的青海卫视,以全新的包装、内容和模式运转,渐入佳境。

    “广电湘军”屡创佳绩,“出版湘军”也毫不逊色。湘版图书在全国同类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其中古典名著、科普图书、艺术收藏、作文图书排名第一。近3年来,中南传媒输出版权400多项,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总资产达12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1.7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二。中南传媒跻身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湖南日报进入全国省级党报第一方阵。

    “长沙歌厅现象”是一道十余年不变的风景。2009年4月底,投入5800万元打造的新琴岛亮相,一台具有强烈视觉和听觉震撼的节目,颠覆了传统的长沙歌厅文化,带领长沙歌厅迈上以现代技术手段支撑的创新发展之路。长沙歌厅向省外发展的战略已然开启。10月29日,琴岛在武汉投资6000万元打造的歌厅将正式开业。明年琴岛计划在南昌、西安、成都等地再造几个“琴岛”。湖南的演艺产业,以民族民俗文化为主的大湘西地区旅游演出和以市民文化为主的长沙歌厅渐成系列,“长沙—常德—张家界—凤凰”演艺走廊呼之欲出。至2009年底,湖南从事演艺娱乐的文化企业有5122家,从业人数54763人,年营业额逾15亿元。

    活跃的文化市场让一批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全省营收过亿元文化企业达110家,利润逾千万的企业达235家,上市文化企业4家,电广传媒、出版集团、中南传媒、拓维信息先后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

    新兴产业活力迸发

    2010年,湖南省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全省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为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青苹果数据中心是国内最主要的数字化产品制作商和内容供应商,完成了100多项国内外大型数字化工程。该公司从去年开始创建《华文报刊文献数据库》,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的报刊中,挑选400种实施数字化,建立拥有4000亿汉字和4亿篇文章的海量历史文献库。目前《申报》、《光明日报》已进入销售渠道,现已有14家国际图书馆订购“华文库”,20余家图书馆正在试用中。预计今年“华文库”销售额可达100万美元。

    新兴产业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日益紧密。拓维信息将传统动漫与手机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在手机动漫领域先发制人,正是借着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东风,快速发展,并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动漫第一股。该公司承建并运营了国家级手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了完整的手机动漫产业链。该公司参与举办的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游戏大赛,今年已是第六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去年各方总收入超过3亿元。

    10月19日,长沙星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室内,40余位技术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制作在线网络游戏《还珠》。该公司负责人喻石介绍,这款网游是根据电视剧《还珠格格》的场景和人物,投入近2000万元研发,预计明年4月上线运营。长沙上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社区游戏《庄园时代》,国内外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过去,湖南原创网络游戏一直是空白,近几年,游戏企业如雨后春笋,目前已发展到80多家。

    产业转型升级后,湖南动漫重焕生机。蓝猫、山猫系列衍生产品走进36个国家和地区。由湖南出版集团和宏梦卡通创办的《虹猫蓝兔》动漫杂志,期发行量突破35万册。2010年,全国认定的18家重点动漫企业,湖南占6家;全国首批认定的35个重点动漫产品,湖南有13个。至去年,我省有较大规模动漫企业150家,原创人员1.36万人,年原创动漫生产能力近4万分钟,衍生产品种类17975种,动漫总产值达46.55亿元,排名全国第三。

    文化旅游相得益彰

    9月10日至16日,2011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如期举行。7天时间里,28个国家和地区的40支乐队,在树林中、山谷间、水泊边、草坡上,奏响了各具风情的乡村音乐,吸引成千上万中外游客驻足倾听。据不完全统计,音乐周期间共有25万人次游客到张家界赏自然遗产、品湖湘文化、听乡村音乐,其中约5成游客因为音乐周而延长了在张家界的逗留时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张家界游客接待量增长近两成,音乐文化拉动旅游经济作用十分明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文化插上旅游的翅膀,旅游借助文化的智慧,能飞多高?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是最好的证明。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280万人次以上的景点,都是文化类旅游产品。尤其在吸引境外游客方面,文化类旅游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湖南历史悠久,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旅游的名片越来越闪亮。有以炎帝陵、舜帝陵为代表的始祖文化旅游,岳麓书院、岳阳楼为代表的湖湘文化旅游,韶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南岳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长沙为代表的娱乐文化旅游,凤凰、洪江古商城为代表的古城古镇旅游,湖南省博物馆为代表的考古文化旅游,张家界为代表的节会文化旅游等。这些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反过来,也让游客在观光中领略湖湘文化。文化与旅游在深度融合中,愈加展现各自的价值。

    文化产业繁荣之本

    每天,湖南制作的电视节目通过卫星传往亿万观众家庭;书店里,湘版图书琳琅满目;每一个夜晚,长沙的歌厅歌舞欢腾。

    湖南文化产业的每一步探索发展,都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文化强省战略。2009年11月,湖南省召开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文化强省建设新的战略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0年湖南省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出台《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湖南将文化产业质量的提升和优质品牌的打造,摆在了重要的位置。2006年至2010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的222个文化品牌中,包括湖南日报在内的“湘字号”品牌达到31个,占总数的14%。2011年发布的“中国文化品牌榜”中,华声在线、拓维信息等22个湖南文化品牌榜上有名。

    曾“先人一步”释放文化产业活力的湖南,近年来依然保持不断催生新文化品牌的巨大活力。湖南广电在不断创新节目内容的同时,又开全国电视购物风气之先,旗下的“快乐购”,创设仅5年,已成为国内电视购物的领跑者。大型青少年职业体验文化活动项目酷贝拉欢乐城,2009年12月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30万多青少年参与体验。

    文化“湘字号”大步向前,来源于创新,落脚于人才。光明日报与湖南省委宣传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在去年全面调查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后认为:“人才,这个文化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第一推动力。正是一批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文化领军人物,一批热爱文化、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才群体,托起了湖南文化繁荣发展的春天。”

    培育更有利于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发展的丰沃土壤,一大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文化领军人才不断涌现。截至7月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宣传思想文化人才115.6万人。其中,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1人,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15人,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81人。(记者 李国斌) 

 
 
 相关链接
· 山东规模1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预计年内启动
· 到2015年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超5000万元
· 银行业加快探索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服务
· 吉林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综述:发挥聚集效应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