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开幕 气象局副局长作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6日 08时42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许小峰出席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
提出推进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并重发展

    10月24日,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论坛及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出席开幕式并应邀作了《以人为本 安全至上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报告。他在报告中表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越来越高,要更加重视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推进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并重发展。

    许小峰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十分关键。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需要统筹气象防灾减灾的当前和长远工作,既要重视灾害来临的应急防御,更要重视立足长远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培育气象灾害风险意识,树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使气象灾害防御的端口前移,变被动防灾为主动应对,实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向降低气象灾害风险转变。

    他指出,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需要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中统筹考虑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建设,并将降低社会防灾的脆弱性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指标加以考核和监督;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将气象灾害的风险识别、监测预报预警、影响评估以及灾害的适应和风险转移等作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需要促进部门合作和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开展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多发性及其影响异常性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预见性和应对的主动性。

    许小峰称,我国独特的地理地质环境易形成严重的气象灾害,直接或间接影响安全生产,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稠密的人口分布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挑战。气象灾害与安全生产联系紧密,应对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和衍生灾害影响的能力,已成为检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还要更加重视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推进防灾减灾的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建设并重发展。也要更加重视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推进由部门单项防灾减灾向部门间协同合作的综合防灾减灾转变。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取得显著进展,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和防御水平明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初具规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站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国每天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的公众超过10亿多人次;多部门联合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进展,部分地区探索建立了区域联防、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教不断深入,增强了公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气象灾害防御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全国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由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平均每年2000人左右,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至6%下降到目前的1%至3%。(中国气象报记者 何孟洁)

 
 
 相关链接
· 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组委会第三次全体会召开
· 安全监管总局发布参加国际矿山救援大会补充通知
·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项目建设落实推进会在沪召开
· 王德学出席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平顶山队建设办公会
· 王德学:加强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 促安全生产
·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建设奠基仪式在唐山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