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陕西省科技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渭南市人民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签署陕西省农技服务“大荔模式”示范工程建设议定书。根据议定书,四方将共同协作,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的科教优势,增强科技为农服务水平和力度,不断增强辐射带动效应,从而推进“大荔模式”在陕西省的推广应用。这是陕西省近年来加快建设现代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新内容、新途径的又一次创新之举。
陕西省为科技服务“三农”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尝试。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在实践中创建了以“县为单元、直营联盟、连锁经营、密集覆盖、全程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即“大荔模式”。该模式构建了农技服务和农资配送两大网络。在农技服务网络中,县建专家团、乡设特派员、村聘技术员,并建立在线数据库系统。每当农户在生产中遇到问题,可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在线视频等向对口的专家咨询。通过该网络,实现了农民技术需求和农业科技服务的零距离对接。农资配送网络,即县城设立总部,各乡镇设立中心点,各村设立连锁店,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农资经营网络。在推广示范科学质优的农资产品的同时,扩大了农资经营网络的影响力。此外,该模式通过打造农资供应平台、农技服务平台、农产品营销平台、资金互助平台“四大平台”,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服务“六个统一管理”,以及科技“110”出诊、网络视频咨询等为农民提供十八项免费服务,保证了两大网络的高效畅通,实现了政府有抓手、农技人员有动力、农民得实惠、企业见效益的互惠共赢。
为了进一步提升陕西省农技服务水平,省科技厅计划在科技统筹创新工程中安排1000万元,启动实施“陕西省农技推广大荔模式示范与推广”重大专项,计划到2013年,在全省全面推广这一模式。(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