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经陕西省政府同意,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加快陕西省未来5年城镇设施建设步伐,吸引有条件农民和移民搬迁户进城进镇落户,发挥城镇作为社会经济载体作用,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未来5年,陕西省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核心,以宝鸡、渭南、榆林、汉中次核心城市为四极,重点发展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沿线,西包-西康铁路和包茂高速公路沿线两条城镇发展轴,以及陕北长城沿线和陕南十天高速及阳安铁路沿线两条城镇带,构建“一核四极,两轴两带”的城镇发展空间结构。到2015年,全省城镇人口将达到223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达到234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7%。
记者从规划中看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陕西省将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城镇化发展总体思路,重点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组团布局发展、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现代农业衬托”的规划建设理念,将西咸新区建设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体功能新区和现代田园城市;二是将宝鸡、渭南、榆林、汉中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和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同时大力增强铜川、延安、安康、商洛、杨凌等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功能,发挥大中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增长极作用;三是以县城建设为支撑点,进一步加强县城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造宜居乐业的优美环境,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县城集聚,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发展一批县城建设成为功能健全的中小城市;四是以30个重点示范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打造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的全省小城镇示范样板,引导全省小城镇建设;五是加强农村社区化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建立社区民主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打造农民幸福家园。(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