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民航多人制机组驾驶员培训(MPL)研讨会举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10日 19时40分   来源:民航局网站

    11月4日,民航多人制机组驾驶员培训(MPL)研讨会在民航飞行学院举行。民航局副局长李健、民航局人教司司长梁启通、民航局飞标司司长金宜斌、民航西南管理局局长周毅洲、巡视员李书文、民航飞院校长郑孝雍出席会议并讲话,民航飞院党委书记朱勇、副校长陈布科、关立欣,以及来自中国民航三大航空集团、地方航空公司的50多位分管招飞和训练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采用“MPL”课程培养了24名运输机副驾驶,此举标志着我国民航飞行员培养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新世纪以来,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民航以每年12%~14%的速度增长。但由于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滞后等原因,飞行员培养和培训速度,远远赶不上民航飞机增长的速度,加之目前国内外飞行院校输送的民航飞行员全是“半成品”,航空公司还需要花大量的人、财、物,对新进的飞行员进行转机型培训后,才能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副驾驶,这就让航空公司原本十分紧缺的飞行人才资源更加紧张。

    鉴于上述现实,中国民航更加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全新的飞行员培养模式,以满足航空公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07年,在民航局的指导下,审时度势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决定整合校内研究力量,对飞行教学训练模式进行创新,并成立了由该校校长郑孝雍、校党委书记朱勇挂帅,副校长关立欣、总飞行师徐建民、飞行标准处副处长白宏秋等飞行专家领衔的课题组,研究、开发“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Multi-crew Pilot Licence)课程,希望在世界上率先成规模地进行MPL培训,缓解中国民航对飞行员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矛盾,将中国民航飞行员培训带入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课程培训,是国际民航组织专为培训运输航空副驾驶而推出的一种全新培训理念,属世界民航飞行训练的前沿课题。目前,全球仅中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少数国家具备了研究、开发“MPL”课程的能力。

    四年来,课题组瞄准当代国际民用航空科技发展的前沿,以“多人制机组环境下的安全运行与差错管理、机组成员配合、协调和沟通能力,人员筛选、驾驶舱资源利用”等为重点研究领域,构建培养运输航空副驾驶所需的课程体系,通过提高模拟机训练比重和飞机非正常状况的处理培训,让学员在飞机和模拟机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机组间的沟通能力。

    截至2011年10月,民航飞行学院已经为国航、东航集团培养了24名“MPL”飞行员。从运输航空飞行员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上进行总体评价,与传统的私人飞行执照-商用飞行执照-仪表等级课程体系下,培养民航飞行员的训练模式相比,该课程在训练理念、训练思路、训练模式和飞行训练时间安排等诸多方面更有针对性、更加高质、高效。“MPL”课题的成功,极大提升了我国在世界民航飞行员培训领域的地位和形象。  

 
 
 相关链接
· 中国与乌克兰在京举行民航会谈 签署谅解备忘录
· 两部门就完善民航燃油附加联动机制有关问题答问
· 民航局:我国启动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飞行计划
· 民航局负责人就航空生物燃料研发问题答记者问
· 民航局与拉美民航委员会在北京签署谅解备忘录
· 2011/12年冬春航季全国民航航班换季已准备就绪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