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家畜繁育指导站获悉,黑龙江省已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奶牛群体改良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并建成两个相应的功能完备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今年,黑龙江省实施奶牛群体改良管理的奶牛场已达170个,参测奶牛总量达8.1万头,奶牛群体改良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奶牛群体改良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管理奶牛生产的综合技术。这项技术是通过先进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对奶牛的体形、产奶量及健康水平等进行鉴定,对奶牛场的饲养管理做出综合评定,并提出改进措施,进而对奶牛的群体品质进行定向改良提高。该技术在奶业发达国家已实施100多年。
黑龙江省于2005年正式启动奶牛群体改良工作。参测奶牛场获得技术指导后,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并建立奶牛繁殖育种计划, 提高牛群遗传水平。通过生产性能测定,使参测奶牛的繁殖和代谢类疾病发病率下降,其中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到8%以下,减少了奶牛的产奶损失和牛只更替成本,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和牛奶的质量。据分析,实施奶牛群体改良的奶牛场综合经济效益提高了18%左右。
随着奶牛群体改良工作的逐渐开展,黑龙江省奶牛生产模式正逐步由经验饲养的模式转变为科学化、现代化的新型饲养管理模式。2015年前,黑龙江省将建立8个地市级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16个县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使参测奶牛场达到500个,参测奶牛数量达到25万头。(记者 黄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