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乘势而上展宏图——长吉图先导区开发开放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14日 09时33分   来源:吉林日报

    这是吉林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迎来的历史机遇,这是承载着几代吉林人梦想的重大战略。2009年8月30日,《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给吉林大地带来滚滚春潮。两年多来,吉林人肩负着国家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长吉图开发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个带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开足马力,隆隆向前。

    打造大开放、大发展新格局

    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吉林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扩大宣传影响,全省上下迅速形成了共同推进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各地争先恐后,勇担重任。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珲春市依据各自功能定位,制定了本地区落实长吉图规划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各项任务。长春市整合经开区、高新区、宽城区、二道区、九台市、德惠市共101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区域,打造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构建长吉图先导区的起步区和先行区,并以此推进与吉林市的空间和产业融合,提升长吉图先导区腹地支撑能力;吉林市按照“北工、中商、南居”的总体框架,重点建设北部工业新区、哈达湾服务业集中区、南部新城、汽车产业园区等四大功能区,加强与长春经济圈的对接,与长春市共同构筑长吉图先导区核心腹地;延边州以打造全省东部特大城市为目标,重点推进延(吉)龙(井)图(们)一体化,构建与长吉腹地和珲春窗口有效对接、联动发展的开放前沿;珲春市明确提出在开边通海、城市综合功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合作、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六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不断提升开放窗口功能。

    省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与国家对口部委沟通协调,全力争取政策支持。2010年以来,省政府先后与国家海关总署、国土资源部、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民政部、交通部、工商总局、中科院、开行、进出口银行、工信部、商务部、水利部、气象局签署了省部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吉林积极争取国家对吉林在相关重大事项方面的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对长吉图先导区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为提升珲春窗口功能,支持设立珲春特殊经济合作区;在商务部的积极推动下,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科技部批准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财政部、国土部批准吉林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试点示范省份;国家农业部批准新设永吉县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海关总署批准珲春开展内贸外运试点。

    龙头带动,重点突破,核心区域快速崛起

    长吉图大通道建设紧锣密鼓,边境与腹地联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长春至珲春488公里高速公路于2010年9月全线贯通,车辆运行时间由10小时缩短为5小时;东北地区第一条城际快速铁路长春至吉林111公里城际铁路于今年1月正式通车运行,长春经停龙嘉机场至吉林仅需29分钟,每天运送旅客约3.5万人,上座率保持在85%以上;吉林至珲春时速250公里快速铁路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底竣工;长春龙嘉机场扩建工程竣工,旅客吞吐能力由每年320万人次提高到650万人次。

    长吉一体化加快推进,腹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长吉两市签署了推进长吉一体化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明确了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合作平台、市场机制等一体化合作内容,建立了两市工作层面的协调推动机制。省发改委编制完成《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规划》并在北京召开了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制定了《深入推进长吉一体化工作意见》。长吉两核和重要节点、功能区的交通、能源、市政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同时在公共服务方面推进人口管理、社会保障、住房信息管理、就业、电子商务、通信、金融、公交等8个一体化,在统筹城乡发展、金融和科技体制、新城建设与经营模式、土地管理制度、园区合作、社会管理、水利体制机制等7个方面推进13个改革试点。

    重点项目相继开工竣工,产业实现整体跃升。围绕打造世界级的汽车、轨道客车和生物化工制造基地,一汽—大众15万辆扩能项目建成投产、丰越20万辆整车顺利推进、通用10万辆整车下线,一汽吉林公司40万辆整车扩能、新湖吉林通田50万辆整车项目稳步推进;长春轨道客车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正式下线;大成60万吨淀粉糖生产线建成投产,百万吨化工醇一期工程顺利推进。

    打开窗口,拓展通道,对外开放合作取得突破

    延龙图一体化稳步实施,前沿功能逐步完善。延吉市食品产业园、能源产业园、人参产业园、模具机械加工园和IT产业园规模不断壮大;龙井开山屯铁路口岸和互市贸易区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合口岸货检通道和海关监管仓库已投入使用;图们经济开发区申请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展前期工作,铁路口岸联检楼项目正式启动,设立图们朝鲜工业园启动实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取得初步进展,龙井、图们高中在延龙图范围内跨域招生、延吉至龙井一级公路市政化改造工程启动建设,推行延龙图公交“一卡通”。

    珲春开放平台加快建设,窗口作用进一步凸显。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发展,先后投资2亿元,完善区内“七通一平”和俄罗斯工业园、日本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吉港工业园等4大产业合作园区的道路、管网、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达成投资1500亿元建设生态新城的战略合作,引进韩国浦项集团投资12亿元开发建设珲春国际物流基地,引进新加坡华德集团投资10亿元开发建设敬信生态旅游度假村。

    畅通对外通道取得突破性进展。中俄珲春至卡梅绍娃亚铁路硬件设施现已全部建成,预计年底前恢复国际联运,珲春口岸千万吨换装站项目同步开工建设;在去年中朝圈河大桥完成维修加固的基础上,今年吉林又投资兴建朝鲜元汀口岸至罗津港二级公路,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前满足通车条件。内贸外运试运行进展顺利,先后4次将6万吨煤炭经珲春圈河口岸、朝鲜罗津港运抵上海和宁波港。多条陆海联运航线同步推进,珲春至扎鲁比诺至釜山、珲春至扎鲁比诺至新潟航线开通,珲春至扎鲁比诺至新潟至束草航线试运行,珲春至扎鲁比诺至浦项、珲春至扎鲁比诺至敦贺航线进行开通准备。

    国际合作载体功能不断提升。设立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取得实质进展,目前申报工作已进入国家相关部委会签上报程序。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已有大连港物流公司、营口港物流公司、普洛斯物流公司、全球国际货运代理(中国)有限公司、中铁物流等35户企业签约或意向进入综合保税区,投资总额达到80.7亿元人民币。长春市确定将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生物医药出口基地、汽车服务外包基地建在保税区,并支持一汽集团在保税区建设年产30万辆自主品牌车出口基地。设立珲春特殊经济合作区进入征求国家部委意见阶段,预计年内获国务院批复。合作开发朝鲜罗先区稳步推进,中朝合作农业示范园区开工建设,长春亚泰集团年产100万吨水泥厂奠基,赴朝自驾游正式开通……(记者栾哲 韩雪洁)

 
 
 相关链接
· 吉林辽源公开各部门权力“清单” 防止权力滥用
· 吉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百姓享受实惠便利
· 吉林通化“5·01”放火案三名主犯一审被判死刑
· 吉林新增财力70%用于民生 突出位置保障资金需求
· “群星”崛起耀松辽——吉林统筹推进城镇化纪实
· 前三季吉林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70.2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