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3年多来,从风生水起到千帆竞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激流勇进,在百舸争流中逐渐傲立潮头,迅速发展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领跑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08年至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GDP年均增长15.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3%。其以不足全区1/5的面积、不到全区1/4的人口,赢取了全区近1/3的GDP,跻身广西经济发展新高地,显露了引领广西发展的龙头气象。
今年前三季度,北部湾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0.83亿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区4.5个百分点,GDP占全区总量的比重超过34%。实现财政收入448.22亿元,同比增长44.9%,高于全区12.8个百分点,占全区的比重达到39.97%。
多措并举 保驾护航
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保驾护航,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及决定,并颁布条例,明确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实施两期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基础上,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
从2008年起,广西设立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面推进“三年规划,百亿工程”,规划建设11个重点产业园区,连续4年每年安排10亿元建设重点园区基础设施。
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又作出“做强大产业,建设大港口,完善大交通,构筑大物流,推进大城建,发展大旅游,实施大招商,发展大文化”的具体部署,举全区之力,集中优势资源,全面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没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没有这些年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全力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不可能有今天的变化!毕竟跨行政区划推动区域整合、协调发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的同志如是说。
创新机制 全力推动
为迅速打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新局面,广西建立完善了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协调管理机构体系,整合沿海港口资源,组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公司,推进北部湾港口体制改革,实现港口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整合沿海高速公路、水利资源,组建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公司。整合南宁等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广西北部湾银行。创立广西北部湾沿海岸线利用联合审核制度,实行6个部门联合审核。此外,制定出台了若干政策规定和措施,鼓励企业到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发展,为吸引外部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
从2006年起,广西还成功组织举办了6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形成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共识,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中越两国共建凭祥-同登、东兴-芒街两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同时,坚持“走出去”的多区域合作战略,在西南周边省市、东部沿海省市和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成功举办近20场北部湾经济区招商推介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世界华商走进北部湾”、“民营企业走进北部湾”等多场推介会,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合作,促进外部资源向北部湾经济区集聚。
3年多的创新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八大”重点工作全面发展,百舸争流。
基础渐稳 产业群集
北部湾经济区要引来重大产业,必先强基固本。目前,投资110亿元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已经完成,总投资276亿元的重点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已有100个项目竣工,供水、供电、航道、铁路、公路等一大批项目的新建和改扩建,极大增强了沿海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
此外,围绕提升出海出边大通道能力和打造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开工建设了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南宁至柳州城际铁路、沿海铁路扩能改造等铁路工程,以及钦州至崇左、六景至钦州港、玉林至铁山港、南宁高速外环、防城至东兴、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高速公路工程。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已按4E级扩建完毕,新航站区已建成,新开通到东盟国家主要城市8条航线,南宁至澳门、南宁至台北实现了直航。
新组建的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接连打出漂亮“组合拳”,建成亿吨大港。目前,港口吞吐能力已达到1.2亿吨,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9亿吨,两年增长近4000万吨。今年前三季度,北部湾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1亿余吨,同比增长33.66%。其中,集装箱完成吞吐量56.37万标箱,同比增长66.36%。今年10月,广西北部湾港煤炭吞吐量突破386万吨,同比增长208%。最新情况显示,11月2日广西北部湾港煤炭库存量达506万吨,成为全国沿海港口第二大煤炭配送贸易集散中心,仅次于秦皇岛。
3年多来,北部湾经济区的磁铁吸附力日益强大,临海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钦州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中石油100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库一期、钦州金桂林浆纸、北海诚德镍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防城港红沙核电、金川集团铜镍冶炼深加工、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南宁燃煤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钦州中石油二期、北海芬兰斯道拉恩索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以石化、冶金、林浆纸、电子、能源、轻工食品为主的产业布局,已在这个区域初步形成。
一批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催生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2010年,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为依托的钦州石化产业园,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以磷化工和资源加工为特色的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和以电子信息系列产业项目为依托的北海工业园区,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今年1至9月,11个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936亿元,同比增长99.6%,预计全年产值将实现1200亿元,比去年翻一番;工业投资完成301亿元,同比增长42%。
开放合作 渐入佳境
国家批准设立的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经过3年的打造已相继建成并封关运营,加上北海出口加工区的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北部湾经济区已形成了功能强大的保税物流体系。
今年前三季度,钦州保税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5.05万标箱,同比增长58.28%;内外贸易总额完成160亿元;收储原油66万吨;开港运营以来实现外贸进出口总货值3.97亿美元,实现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4.2亿元。进口汽车检测线资质已获得国家批准,整车进口口岸设施预验收已顺利通过。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在今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后不到1个月,就有10个入区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5.87亿元,标志该保税区进入了功能开发和运营发展的新阶段。
成功举办6届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已成为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之后,一批交通、港口、旅游、农林渔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项目正在推进。目前,广西已与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泛北国家签署了经贸合作协议或专业合作协议,与广东、海南、湖南、重庆、云南、四川、上海等省市签署了省区合作协议,多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中马(钦州)产业园、湖南(钦州)产业园、北部湾经济区(云南)临海产业园等相继签订合作协议,已有5个台湾产业园落户北部湾。
今年前三季度,重点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又有新突破,签约项目71个,总投资额1123亿元。一批具有行业领军优势的知名企业落户北部湾,如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第三大液晶电视制造厂商冠捷集团,著名的数据存储类产品、系统和平台提供商朗科公司,世界第一大音频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二大机箱电源产品提供商三诺公司等。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北部湾经济区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今年1至9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6.39亿美元,增长9.6%。其中,出口额完成34.76亿美元,增长22.2%。(记者 苏超光 通讯员 黄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