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为农服务凝聚广泛力量
——多部门关心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11月13日,全国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交流会在重庆永川召开,总结交流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新进展,进一步推进全国各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深入发展,研究推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工作,来自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应急办等部门的同志出席会议,部分同志还就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谈了几点看法。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组巡视员张建军表示,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政策调研人员,参加此次会议,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调研机会,通过直接了解全国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经验,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气象部门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把各地的成熟工作经验总结体现到明年和今后一个“三农”的政策安排和工作部署中。
张建军说,建设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战线提出的重要任务,是气象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大举措,是气象工作在“三农”发展中的职能体现。永川区农村气象综合服务平台和应急管理机制,说明气象服务进入到农村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农村技术推广等各个领域。农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越高,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就越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越高,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就更广泛,这必将为“两个体系”的建设开辟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两个体系”的建设进程,及时总结各地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研究制订扶持“两个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促进“两个体系”的建设更佳完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财政部农业司巡视员卢贵敏强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特别是近几年极端的气象灾害时常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卢贵敏说,财政部作为财力保障部门的目标是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体公民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所以,保障气象部门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气象服务也是其职责。
在编制今年财政预算时,中国气象局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为了将中国气象局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财政部今年安排了9830万元的财政投入,明年的预算还将有所增加。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的资金增长是超常规的,中国气象局从现有的有限预算增长里拿出大笔资金用于为农服务也是不容易的。希望大家管好、用好这项资金,让其真正发挥实效,真正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很好的服务。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地方财政部门积极性,要进一步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大做强。今后,财政部还将会同中国气象局计财司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加强资金监管,支持探索和推广气象为农服务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带动作用,深入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为推动“三农”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更大成绩。
近年来,农业部与中国气象局交往比较频繁,部分处室之间几乎每天都有联系,甚至一天保持多次电话联系。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周普国认为,这充分说明了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与气象密不可分。我国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条件的好坏和防灾减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收成和农民的收入,搞好农业生产始终离不开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二是气象为农服务成效显著。气象部门始终把为农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农业气象监测、气象情报、灾害预警、气候区划及资源开发利用、农作物产量预测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气象部门不断强化为农服务,在应对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台风等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紧要关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反映灾情动态、提出抗灾救灾指导性意见,为农业部门科学应对灾害、指导生产,为广大农民有效防御灾害、减轻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三是农业与气象合作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和农业部领导的大力推动下,两个系统开展了多领域和多方位的全面、深入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气象部门的同志们顾全大局、强烈的服务意识、勤奋敬业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庆市永川区区长蒋又一称,“永川模式”在工作理念上体现了“三大转变”,平台职能确立了“两大定位”,工作体制突出了“三级联动”,科技支撑搭建了“2+5”网络平台,运行管理健全“1+6”制度体系,作用发挥取得“五大成效”。他表示,虽然我们在自然灾害预警预防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工作中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敢当“麻雀”接受“解剖”,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契机、新起点,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推动气象为农服务和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