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2年度全国地震趋势会商准备工作安排,为加强年度地震趋势分析预测,中国地震局于2011年11月6-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震大形势会商会。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监测预报司司长李克、副司长车时,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任金卫、副所长汤毅出席会议,辽宁局、浙江局、广东局、海南局、四川局、云南局、甘肃局、青海局、新疆局、地球所、地壳所、预测所、台网中心等单位的2011年全国7级地震与地震形势跟踪专家组成员,以及部分特邀专家和《中国大陆地震大形势跟踪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汇总组成员,近5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研究员刘杰做的《南北带强震强化监视与跟踪专项年度进展报告》、张永仙研究员做的《华北地区强震强化监视与跟踪专项年度进展报告》、邵志刚博士做的《2012年度全国地震大形势初步研究报告》、以及2012年度测震、形变、流体、电磁等学科地震趋势汇总报告;与会专家们围绕未来1-3年全国地震大形势、2012年度全国地震趋势进行了认真、细致、深入地讨论,就全国地震大形势判定意见达成初步共识。
副局长阴朝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非常重要,对科学研究、地震监测、震情跟踪工作都有重要的、方向性的指导意义。汶川地震反思和总结认为,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工作需要从科学思路、工作力度、工作措施等各方面予以加强。近年来,各单位对大形势预测研究的重视程度、工作部署和措施安排等都有了一定改进,比如地震预测研究所作为大形势的牵头单位,在大形势研究中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形势预测研究的科学思路也得到进一步完善,过去偏重统计,现在加强了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和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监测、科研、预报的结合。然而,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工作依然十分困难。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仍需要继续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从科学上提高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水平。今年的大形势预测相对去年又增加了复杂性,一是全球和周边动力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和3月24日缅甸7.2级地震对我国大陆未来地震形势影响需要我们开展深入研究;二是国内地震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疆11月1日发生的6.0级地震打破全国持续566天的6级地震平静,这次地震对明年地震趋势判定的影响以及2012年的地震主体活动区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三是南北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和大华北地区是地震大形势研究的三个战略区,这些区域未来震情形势发展更需要重点研究。副局长阴朝民最后强调,在新的震情形势下,我们不要把以前的经验理想化,更要从辩证角度思考问题,要多考虑几种未来形势发展的可能性,围绕关键问题、关键地点进行多学科多种资料的联合分析,在把相关依据梳理得更清楚的基础上,更科学地把握未来地震形势发展,为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