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全国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场会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出席并讲话,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致辞。贠小苏在会上强调,要全面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贠小苏指出,节约集约用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更是破解“两难”、建设新机制的重要途径,国土资源系统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及紧迫性,为科学发展作出贡献。他介绍说,“十一五”期间,我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正在形成,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土地供应政策参与经济调控的水平明显提高,保证了国家调控目标有效落实;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市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全面规范开发区用地管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监管工作全面展开,有效遏制了土地闲置和违法违规供地用地势头。
谈到20多年来开发区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取得的成绩,贠小苏认为,可以归结为五条经验:规划精细、总量控制是前提,集中配套、滚动开发的土地开发方式是基础,定位准确、提高门槛的招商选资方式是抓手,有偿使用、市场配置的土地使用方式是内在机制,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二次开发模式是新途径。他强调,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经验,使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更大的范围得到应用。
贠小苏提出,要加快健全和落实严格规范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一是全面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其基本内容,一是建设以“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监管有力、考核评价、共同责任”为框架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切实解决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三是围绕主题主线,加大土地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四是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和落实。针对下一步如何加快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和落实,他强调,2012年要研究做好几方面重点工作:全面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加大建设用地使用标准执行力度和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完善土地供应和地价政策,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大力推进土地市场建设;规范推进现有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加强土地供应开发利用的监测监管;总结宣传推广节地技术和经验。
徐鸣在致辞中表示,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是江苏省的基本省情,高投入、高产出、高负荷是全省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这决定了江苏省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走一条占用耕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省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舍此别无他途。全省各级党政干部要牢牢守住三条“红线”,即基本农田“红线”、建设强度“红线”和生态用地“红线”。具体来说,就是要科学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提高用地门槛,立足内涵挖潜,坚持以市场配置为主,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加大执法监管,将全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会议为期两天,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交流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经验,研究健全和落实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以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中,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城乡科学发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统筹“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部分开发区、政府、行业部门代表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同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技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分管领导及土地利用处负责人,部分开发区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闭幕后,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利用处长还将参加全国土地利用管理工作处长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