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入手,将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打破部门、行业和地区界限,以“部省联合”形式,联手共创先进基层党组织、齐心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这就是国土资源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探索开创的“联创齐争”大党建工作模式。
基层:打磨精兵强将
“这里的一些农村集体土地依乡规民约划定,没有书面登记。随着土地附着的利益逐步突显,矛盾相对集中显现。土地确权登记对农村社会稳定十分重要。”这是2011年11月3日网络上一条微博的内容。博主“谦爸曰”,是国土资源部机关的一名年轻干部。在10月20日国土资源部启动的“三进四同”活动中,“谦爸曰”作为第一批下基层的人员,随同部里另外9名基层工作经验未满两年的年轻干部,进入广西百色基层国土资源所进行学习锻炼。
和他们同批的另外20名年轻干部,分成两组分赴江西赣州、宁夏固原等艰苦地区。在他们之后,另外60名年轻干部也将分两批进入三地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队、矿山企业(“三进”),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学习(“四同”)。
“三进四同”瞄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以及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比较重的地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张少农表示,这次锻炼就是要使机关年青干部更加理解基层、懂得基层,深化对国情、世情、民情的认识,真正把握国土资源工作实际,才能真正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制定的政策才更加符合基层实际;就是要使大家更加理解群众、懂得群众,知道群众的困难和疾苦,真正树立群众观念,办事情、作决策才不会脱离群众;就是要使大家更好地在基层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提高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在广西百色,在宁夏固原,在江西赣州,这些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大门的“三门”干部,从基层的锻炼中成长着,每一天,都在微博上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
“下午随师傅验收地灾治理,在凹凸不平的村路上颠行时下起了小雨。村民用自酿玉米酒热情接待,屯长少言寡语频频敬酒,发现地灾点的老者反复说为了子孙后代。”
“上午开展土地执法巡查,感觉基层的同志太辛苦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国土所只有3个人,又要巡查矿山安全,又要开展土地执法,还要完成征地任务……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土地权益的第一线,需要我们深入下去,认真学习思考……”
“在工作现场,我自豪地看到部印制的明白卡,脑海中反复出现一句话:‘只要为百姓干实事,就一定受拥戴’。”
在“全国国土资源模范所长”韦寿增的生息之地,参加“三进四同”百色调研组的年轻干部们,追随先烈的足迹,深刻体会到韦寿增们平凡而伟大的情怀:“我也是一名基层国土员,我知道,征地、地灾防治、宅基地管理等,是每个国土员的日常工作。但你,为了让群众满意,一块土地测量4次;弄普屯的这个滑坡点没有路,你骑了11年的摩托车也没法帮你了,你就徒步翻山越岭去巡查,巡查完本来可以回家歇歇,但你又马不停蹄赶往征地现场,因为‘时间紧,不能落下进度’;身为国土资源所所长,你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私,甘心过着清贫的生活。你心中那杆秤,称的是群众利益的分量,职责的分量!你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对很多年轻党员干部来说,这次下基层,不仅是一次生命历程的全新体验,更是一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新启迪。
创新:打造示范效应
“多亏了找水队,多亏了‘N+1’!”在宁夏固原,参加“三进四同”基层锻炼的年轻干部们从当地老乡嘴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句话。老乡们所说的“N+1”,指的是“国土资源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宁夏固原”联创齐争工作模式,从最初的“4+1”、“6+1”,发展到“9+1”。
老乡对打井找水的的感激之情,我们从一条微博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啊,黄河水远,六盘山上下来的水居然硫化氢超量,臭的。浅井,咸的;深井靠本已贫困的老百姓花钱打,显然不现实,一米下去就是1700(元)啊,一个人半年收入就没了,而且有风险,打不到含水层,钱就打了水漂……”
革命老区固原,境内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繁,水资源和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部地质环境司等部门,联合宁夏固原市委、市政府,在固原市开展地质灾害危险点移民搬迁项目、勘查找水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国家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安排4项工作,包括地质灾害危险点移民搬迁项目,涉及113户491人;勘查找水项目,拟打井11眼,解决11个村群众用水困难及部分特色农业用水需求;2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2个国家地质遗迹保护项目。
9月20日,43名党员干部分成4组分赴彭阳县红河乡黑牛沟村、西吉县吉强镇杨坊村、西吉县火石寨乡蝉窑村、原州区头营镇杨庄村,就地灾防治、矿山环境治理、地下水勘查开发、地质遗迹保护等题目展开调研,并与当地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结束后,他们带回了厚厚的调研日记、专题报告,也在宁夏多了牵挂的“家人”。一位村支书记发来短信:“‘N+1联创齐争’三同活动心连心:党的心和人民的心,城市和农村的心,感恩的心,温暖的心,民族的心,把我们铸成了一块金,有了这块金我们将走向繁荣昌盛。”
10月10日,3名村支书走上国土资源部机关的学习大讲台,向数百名机关干部介绍了“要有公心,要能吃苦,要能受怨,要办实事,要强班子,要讲民主”的经验……如今,9单位针对宁夏固原市的工作方案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
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批示指出:“N+1”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创新,为国家机关工作如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互动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同时要求要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宁夏回族自治区张毅书记批示指出:开展“4+1”创先争优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积极探索,也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关心、支持宁夏的具体体现。希望不断总结完善,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探索:勇破“两难”困境
继成功树立“全国模范国土资源所所长”后,2011年9月1日,国土资源部联合浙江省委共同举行浙江地质七大队荣誉称号命名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授予该队“全国模范地质队”、“地勘先锋”荣誉称号,激励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地质找矿主战场。
部省联合表彰先进的做法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门批示,要求国土资源系统广泛宣传和深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榜样,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为国为民尽责,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从今年3月以来,国土资源部已相继联合广西、浙江、宁夏、江西等四省(区)委开展“联创齐争”创先争优活动。半年多过去了,这种联创齐争的党建模式已然落地生根:宁夏固原市的部分民众解决日常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日子指日可待;国土资源人心中那份真挚的感动,正在逐步外化于工作干劲中;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处也渐趋理解……
正如徐绍史所说,部省“联创齐争”打破了部门、行业和地区界限,使创先争优工作由单线(一个系统)、单面(一个省)到线面结合,进一步加强了部门和地方的联动,活跃了创先争优的思路,扩展了创先争优的平台,放大了先进典型的效用,调动部门、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创先争优本身注入新的活力。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一核心任务,打破条块分割,以组织生活为平台,以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牵手联办、资源整合共享等党建共建联创活动,构建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了机关党建工作由“单打独斗”向“上下延伸、条块结合、共建联动”的转变,大大拓展了党建工作空间,促进各级党组织、党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创先争优活动与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融合起来,进一步体现和发挥党的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部省“联创齐争”的大党建工作平台,为广大机关干部提供了“接地气”的机会,也为地方和基层群众提供了表达诉求的途径。在“勇破两难”的艰巨考验面前,这种探索无疑值得我们大力宏扬。
探索,永无止境。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逐步深入推进,相信“联创齐争”的大党建之树,必将枝繁叶茂、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