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上午,记者从湖南省水运工作会议上获悉,湖南省水运发展总体目标已经确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长江为依托,洞庭湖为中心,“一纵五横十线”(一纵:湘江;五横:沅水、淞虎-澧资航道、澧水、资水、涟水;十线即耒水、渌水、汨罗江、浏阳河、酉水等)为骨架的高等级航道网。到2030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
湖南省将重点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建成以长沙、岳阳等国家内河主要港口和其他重要港口为节点,以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船舶为载体,以现代化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为支撑,与其他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内河水运体系。计划到2020年,全省水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比重达20%左右,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前,湖南省水运发展将着力打造五个体系:一是建立通江达海、干支直达的高等级航道体系。1000吨级以上航道达1500公里。系统治理湘江、沅水高等级航道,确保全线达标;加快建设资水、澧水、涟水、南茅运河、赛阳运河等航道。适时启动湘桂运河建设,打通湖南第二条水上出省通道。二是建立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现代港口体系。形成以岳阳港、长沙港为核心,株洲港、湘潭港、衡阳港、常德港等15个地区重要港口为基础,其它港口为补充的现代化港口体系。三是建立结构合理、满足需要的船舶动力体系。船舶动力达到600万载重吨,运力结构和运输结构基本适应,实现干支、江海直达运输。四是建立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的水上支撑保障体系。形成政务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安监现代化、物流电子化、管理科学化、执法规范化的水运信息化体系。建立完备的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体系。五是建立引领水运发展的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全面加强水运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记者 田甜 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