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广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广东省文化改革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14项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项目和推动落实的5项政策措施。
记者从会上获悉,一年多以来,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完成转制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约250家,核销事业单位编制7000多个。各地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文化硬件建设呈现新亮点。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辛亥革命纪念馆、佛山琼花大剧院、河源恐龙博物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汕头市图书馆、潮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大型文化场馆相继落成。文化产业发展也迈出新步伐。据统计,2010年广东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33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省GDP比重达到了5.6%,位居全国前列。
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两个“百分之一”:即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省人大决议确定的文化事业经费不得低于财政支出1%,以及中办发[2007]21号文要求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经费用于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原定每年1亿元的财政预算,每年新增1个亿、4年共增加4个亿,用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更好地解决农村群众读书、看报、看电影、看电视难的问题。
此外,广东省财政还在原已安排的文化建设经费基础上,从2012年至2015年,再拿出25亿多元专项资金,支持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消费补贴、打造“理论粤军”、培养岭南文化名家、组建广东省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4项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项目。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捐赠文化公益事业建设、制定文化新业态专业人员职称评定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也同时向社会发布,引起各界强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