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两部门召开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和发布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08日 09时59分   来源:中国政府网

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会场。

    12月7日下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国气象局在京联合召开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十一五”气象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通报了《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工作进展,对《规划》的落实作出了全面的部署。

    12月6日,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09年9月开始启动,历时两年多。

    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许小峰在讲话中指出,未来五年,气象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把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放在首位,把提供一流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构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体实力雄厚、初具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保障民生和国家安全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各级气象部门要狠抓落实,全面推进《规划》的实施;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注重效益,完成《规划》项目的建设任务;统筹推进,确保《规划》间的协调衔接;强化管理,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强化投资和项目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在讲话中指出,气象事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二五”时期,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和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工作,突出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和做好气候变化等战略研究。各级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务实合作,协同推进《规划》的实施工作,把《规划》与其他规划相结合,把需求与可能相结合,把多行业与多层次的工作相结合,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把强化装备与深化改革相结合。

    会议由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主持,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气象局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会议。

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现场。

    会议结束后,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还联合召开了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司长王邦中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 陈涛)

气象局: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是“十二五”气象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12月7日召开的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国气象局将把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加强气象业务体系能力建设作为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核心任务。

    于新文指出,规划在总结“十一五”气象发展主要成就和分析“十二五”气象发展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气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也对气象部门提出两方面战略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把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为农服务、气象为城市运行服务、气象为流域防汛抗旱服务和海洋、交通、电力等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着力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大力发展气象信息产业,促进气象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于新文说,“十二五”时期,要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作为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任务,不断提升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防范和抗灾救灾的气象保障服务水平。(记者 陈涛)

气象局:“十二五”期间将加大投入用于气象现代化建设

    记者在12月7日召开的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和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投入用于进行气象现代化建设。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气象事业的发展战略,我国将继续加大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推进气象卫星系统工程、天气雷达工程、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气象保障工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海洋气象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国家气象业务应急备份系统工程、数值预报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工程、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工程等十二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区域和省级重点工程建设,以及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配套气象工程建设。

    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气象事业发展,五年来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投入达220亿元,较“十五”翻了一番。(记者 陈涛)

气象局:“十二五”末24小时晴雨和暴雨预报准确率分别保持在85%和22%以上

    记者在12月7日召开的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和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努力提高气象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到“十二五”末,我国24小时晴雨和暴雨预报准确率将分别保持在85%和22%以上,温度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到70%以上。

    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在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介绍,到“十二五”末,经过全国气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24小时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将保持在85%以上,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将保持在22%以上,而24小时的温度准确率将达到70%以上。另外,全国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将达到95%,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发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5%以上。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预报准确率问题是气象部门永恒追求的主题,也是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核心问题。“十二五”期间气象预报的目标主要是观测得全、报得准,时间上越来越长,在精度和空间上又越来越细,这就是我们追求预报准确率的最佳状况。另外,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研发出适合我们国家国情的数值预报模式,这也是我们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努力方向。(记者 陈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