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创新投资信贷担保等互相融合融资服务新模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08日 10时24分   来源:文汇报

    12月7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介绍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主要内容。据介绍,上海市金融办在加大对科技企业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将积极推动浦发硅谷合资银行尽快开业,探索开发新产品,形成新机制,培育新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度身定制”的专业金融服务。

    近年来,上海市金融机构把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浦发银行、上海农商行成立了专门从事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总行事业部服务中心和支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上海银行、中国银行也积极在科技园区开设支行。同时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和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业务,科技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小企业贷款额明显增加。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本市中外资银行投放的大、中、小型企业人民币贷款分别增加565亿、321亿和619亿元,小企业贷款增量占比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在市、区县政府的支持下,本市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今年1-9月份,本市共有19家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5家。

    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仍存在不少困难。主要是:多数银行目前的人员配备和风险控制难以针对轻资产、少现金流、且具备高风险特性的科技创业企业提供服务;内外资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PE、VC)有了很大发展,但其投资仍然偏向相对成熟的科技企业。

    此次《实施意见》明确:要发挥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及科技园区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创新投资、信贷、担保等互相融合的融资服务新模式。市金融办将与上海银监局一起,大力推动商业银行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等区域设立科技金融支行。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自2011年起3年内,对本市各商业银行在上述区域内发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所发生的超过一定比例的不良贷款净损失,可由各级政府分担50%的风险,所需资金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已设立的相关园区专项资金中予以安排。对于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上述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所发生的代偿净损失,由市与区县两级财政进一步加大风险补偿力度,补偿比例从现行的20%-40%,提高至40%-60%。

    此外,《实施意见》还明确要加快拓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各科技园区要帮助科技企业根据其各自资本结构、经营模式制定不同的融资模式,加强与相关金融服务机构的对接;鼓励并支持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创投公司、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等开展“投贷联动”、“投贷保联动”、“保投联动”等创新服务;加大对早期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营造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管理公司落户上海;进一步推进科技企业信用征信、评级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方星海介绍,近期将重点推动各商业银行在科技园区设立科技金融支行。目前,本市银行业机构第一批有五家银行共指定17家支行作为科技金融服务专业特色支行,上海银监局最近又批准新筹建了1家科技金融服务专业特色支行;同时选择部分有条件的科技园区先行先试,探索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等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进此前公布的“三个10亿元”政策的落实,破解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困境。(记者 顾一琼 唐玮婕)

 
 
 相关链接
· 北京启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 北京启动个体私营企业融资服务 2年提供300亿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