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北京关口站(简称“北京关口站工程”)签约暨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翁孟勇与国家发改委、北京市有关部门、国际移动卫星组织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分别与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丹麦泰纳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签约。
据悉,海事卫星在中国经历了20年的发展,目前的服务范围从海上逐渐扩展到海、陆、空全面覆盖,技术手段从模拟通信发展到数字通信和今天的3G通信。北京关口站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该项目将新建无线射频、无线网络、核心网、数据通信网、业务支撑、地面业务接续、运行支撑和安全应用服务等八个子系统,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三个投入运营的主用地面关口站,成为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业务全球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我国领土及海上专属经济区范围内的卫星通信业务,满足国家海上遇险通信、安全应急保证等领域应用需求,维护我国通信主权和国家安全。同时,还将与原北京国际移动卫星地面站其他系统一起,成为功能完整、业务丰富、高效可靠的我国乃至亚太区国际海事卫星业务运营中心,服务国内外海、陆、空各领域用户对于移动卫星信息通信的强烈需求。
翁孟勇充分肯定了海事卫星进入中国20年来在水上遇险、人命救助和安全应急等关键时刻发挥的关键作用。就北京关口站工程下一步建设,翁孟勇强调,要加强协调配合,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加强科技创新,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建设阳光工程;加强各方合作,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把北京国际移动卫星地面站建成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基地,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为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