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三峡库区15个区县(以下简称库区)以民生为导向、加快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总体呈现“发展势头强劲、行业亮点突出、支撑动力稳定、质量绩效提升、龙头带动有力”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增长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直辖以来,库区经济增长呈波浪形递增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5.56亿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十一五”期间全市和库区GDP增速2个和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持续处于16—17%的较高位区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投资额达2067.51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8个重点移民县投资为907.88亿元,占库区比重达43.9%。消费步入稳定上升通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70亿元,同比增长22.2%,高于全市平均3.7个百分点。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实际利用外资22.33亿美元,增长2.6倍,高于全市1.6倍的平均水平,实现进出口总值62.97亿美元,同比增长82.3%。
二、重大产业项目支撑给力。随着“两翼万元增收工程”进入攻坚突破阶段,柑橘、中药材、林下养殖、生态渔业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如万州、云阳、涪陵、奉节等区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幅过4.0%,超全市平均近1个百分点。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大支柱”工程,万州密胜科技、大全新能源、宜化化工,涪陵蓬威石化PTA、万达薄板,云阳金田塑业、长寿重钢新区等一批重点大型工业企业入驻库区并放量投、达产。在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持下,库区工业化主导趋势愈加显著,前三季度工业化率达51.4%,8个重点移民区县工业化率达48.4%。
三、民生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两翼万元增收”、“共富十二条”各项工作成效卓著,前三季度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4261元和5340元,同比增长16.0%及25.5%,城乡收入比达2.67:1,较上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库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强化,31.26万城镇居民和56.95万农村居民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补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全覆盖。公租房建设进程加快,如万州2010、2011年计划建设8个项目,共53万平方米,目前投入使用、建成、在建的廉租住房共56万平方米,成功配租上千户。
四、区域中心龙头引领作用增强。前三季度,万州、涪陵实现GDP442.8亿元和394.9亿元,同比增长20.5%和21.1%,超全市和库区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分别连续14个季度保持20%以上的增速和8个季度保持18%以上的增速。万州经开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按照50平方公里以上规模完成建设及产业规划编制,新征土地6.13平方公里,完成整治3平方公里,建成和在建标准厂房规模达80万平方米,对外签约重大项目18个,协议投资666亿元,成功引入了神华神东电力万州煤电、重庆如意西部纺织城等重大项目。涪陵区借由37号文件释放的强大政策效应,签订市区合作协议95个,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林权交易所、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园相继获批,成为商务部和工信部获批的西部唯一的国家船舶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