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聆听民声服务民生:天津20项民心工程交温暖答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1日 11时13分   来源:天津日报

    临近岁末,今年的民心工程也已接近尾声将呈上一份年终答卷。细数其中各子项,基本实现了年初锁定的目标,这一年,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民心工程的“温暖”。

    不知不觉间,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的实施即将迈过第五个年头。回首五年来,已实施民心工程100个大项、772个子项,每一项都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涵盖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出行以及整治改善市容环境等,成效显著。

    近日,2012年20项民心工程已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初步形成。而其中的项目,均来自于普通百姓的心声。在立项筹划阶段,通过报纸、电台和网络等媒体以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向群众征集意见建议。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市民心工程指挥部共收到意见建议6200余条。

    让群众“住有所居”

    12月18日上午,窗外零下4℃,屋内22℃。在秋丽家园42号楼1门802室,杨双升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整洁又敞亮。今年9月末他们一家刚搬入秋丽家园的新房,成为小区第五批入住的住户。“自己失业在家,爱人在派出所公益岗工作,母亲已经77岁,女儿刚参加工作不久。之前一家四口住在建筑面积才16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生活很不方便。现在的二居室有50多平方米,冬天暖气也足,倍儿舒服。不论是房子的质量、大小或是小区物业服务,各方面都很满意。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要感谢党、感谢好政策。”在他的言语中,记者听出了满怀喜悦又心怀感激。记者了解到,如今杨双升一家所住的二居室月租金除政府给予的租房补贴外,自己只要支付255元。

    和杨双升家一样,更多的家庭受益于天津市住房保障渐快的步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年初,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三种补贴”相关政策;3月份,市政府印发了《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3月16日,首批公租房项目开始接受申请登记;4月28日,天津市“十二五”期间首批公租房建设正式启动,大寺、双青新家园等5个公租房项目同步开工,约220万平方米、4.8万套;6月份,“三种补贴”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更多困难家庭享受政策实惠;9月底,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全部落实;10月份,2011年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提前一个月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00万平方米、23.87万套,向8.53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租房补贴,市内六区直管民用公房修缮工程全面竣工,累计维修房屋345.74万平方米,使7.5万户居民直接受益,圆满完成了2011年度20项民心工程目标。

    让钱包“鼓起来”

    今年以来,CPI的连续上扬一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保证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增长意义重大,而20项民心工程之一,正是提高群众收入,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对此,天津市适时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自今年4月1日起,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920元调整为每月1160元,增幅超过26%。这也成为天津市自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增加额和增幅最大的一次,也有效保障了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和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

    如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是企业口头时髦的词汇,而是切实落到实处,职工有了增收的“话语权”。目前,天津市工资集体协商范围已经由2008年的3769户企业、涉及职工5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6582户企业、涉及职工130多万人,覆盖全市80%以上规模以上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7元,增加2347元,同比增长13.8%。此外,天津市还通过提高工资指导线,引导职工收入水平合理增长,缩短影响职工整体收入水平的“短板”;实施职工福利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联动机制,提高了16项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没有就业,就谈不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也就失去了支撑。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天津市坚持把经济增长点作为就业的着力点,依托滨海新区龙头带动、支柱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就业总量。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就业43.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

    社会保障体系渐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体现了社会文明发展程度,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覆盖的道路漫长且复杂。然而,这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据悉,今年天津市养老覆盖人数达到538万人,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更多的人群纳入保障范围。全市138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由1520元提高到1700元,月人均增幅11.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近2个百分点,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增加了基础养老金和老年人生活补贴标准,67万城乡居民受益。

    截至9月份,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则达到了964万人。完善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报销制度,城乡居民在一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发生门(急)诊医疗费用报销的起付标准由800元调整为600元。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水平达到65%以上,建立了门诊统筹制度,报销水平达到50%以上,报销封顶线达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6倍以上。同时,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非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和惩罚力度,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配置资源。

    临近年底,各民心工程子项也纷纷接近尾声,其中不少已提前或超额完成了年初的目标。在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市民出行条件以及市容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的种种改善、提升,让人为之振奋。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11月底,天津市已为城乡681.22万居民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城区电子建档数为333.95万份,建档率达到58.69%;农村电子化建档数为347.28万份,建档率达到52.38%。此外,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改扩建一批村卫生室,提升了基层卫生的综合服务能力。

    从市教委获悉,天津市2011年“20项民心工程”计划改造58所中小学校舍21.4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已如期完成。至此,天津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9至2011年规划改造的457所学校校舍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市建交委负责人介绍,天津市今年完成了一批供水、供气、供热和排水干网工程,累计新增各类管网1000公里。更新改造老住宅供水、供气管道11万户,新建天然气干线100公里,实施新农村供水供气工程,城镇自来水、燃气普及率达到100%。

    无疑,20项民心工程在“十二五”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一批的20项民心工程也将出炉并排上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民心工程的落实,津城百姓在分享城市发展的同时,将迸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相关链接
· “打四黑除四害”行动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 "抓点联线" 重庆市文化"民心工程"惠泽千家万户
· 天津市各大重点工程民心工程连续奋战 攻坚破难
· 贴民心惠民生 天津20项民心工程交出半年"答卷"
· 长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民心工程提升文明指数
· 刘延东:校舍安全工程是国家重大民生和民心工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