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黑龙江省2011年以来县域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3日 08时54分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县域工业取得长足进步。县域经济呈现出特色产业主导、园区建设牵动、产业集群引领、中心城市辐射、口岸经济带动5大特色。截至9月末,黑龙江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104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占黑龙江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35.1%,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省工信委13个督导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显示,今年前9个月,县域工业增加值占黑龙江省工业增加值的30%,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县域实现财政总收入276.1亿元,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县域财政总收入占黑龙江省财政总收入的14.9%。

    黑龙江省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5大特色:

    特色产业主导型。海伦市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市,绿色品牌在全国叫响。萝北石墨产业,截至今年9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工业增加值3.1亿元。黑龙江省很多县份依托农业资源,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东部县份则利用矿产资源打造特色主导产业。

    园区建设牵动型。黑龙江省大多数县(市)都建立了工业园区,园区已成为产业项目承载地,园区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县域工业重要增长点。

    产业集群引领型。一些县(市)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以大项目引进建设为牵动,以产业链条延伸为支撑,持续壮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像东宁县黑木耳生产总量达8.8亿袋,产量占全国的1/5,交易量占全国的2/3,依托这一优势吸引辐射周边地区,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形成木耳产业集群。

    中心城市辐射型。依附于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域工业经济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肇东、安达、兰西等市县,分别围绕哈尔滨、大庆培育和打造城市圈经济,化工、食品、编织等特色优势产业正在逐步形成。

    口岸经济带动型。口岸县(市)依托地缘和通道优势,在中俄“两大战略”对接中找准位置和角色,以内陆市县为依托,推进单向贸易向双向贸易转变,加快建设双向加工基地,打造全国向北开发开放桥头堡、先导区,全力提升外向型经济整体功能。绥芬河依托对俄边贸优势,构建了国内外5个(国内2个、国外3个)工业园区,从业人员近万人,加工贸易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相关链接
· 黑龙江垦区粮产首次突破400亿斤 实现“八连增”
·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首次尝试“幼虎野外训练”成功
· 黑龙江"十二五"开局良好 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升
· 黑龙江农业农村经济奏响"步步高" 农民收入增千元
· 黑龙江全面启动“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
· 黑龙江:2012年起中小学食堂一律不得对外承包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