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安排部署2012年安全工作任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7日 14时20分   来源:民航局网站

    2011年,民航全行业进一步深化主体责任落实、资质能力排查、行业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运行总量调控、科技支撑作用、基础安全工作和重大任务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了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保持了航空安全总体平稳且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代表民航局作了题为《狠抓主体责任落实 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民航事业持续安全发展》的安全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1年民航安全工作,分析了2012年安全工作形势,并部署了2012年安全工作任务。

    2011年,全行业实现运输飞行555万小时、254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8.7%、6.1%。实现通用飞行46万小时、83万架次。运输航空严重事故征候同比下降50%,通用航空事故征候万架次率同比下降50%。厦航、川航、山航、春秋航等34家运输航空公司未发生人为责任事故征候,南航、国航、东航获得飞行安全“五星”奖后,正在向更高安全目标迈进,分别连续安全飞行898万、672万和544万小时,海航获得飞行安全“三星”奖,飞行学院获得飞行训练安全“四星”奖。空管、机场、油料等系统事故征候万架次率均好于安全预期指标。

    报告指出,2011年,全行业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年”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年初安全工作思路,在“三个深化”和“四个强化”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进一步深化主体责任落实方面,通过加强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监管手段,强化安全监管措施,健全完善安全考核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安全工作落实。

    在进一步深化资质能力排查方面,采取专项检查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以运输航空机长为重点的专业人员资质能力排查工作,共排查运输机长10092人次。全行业还对外籍飞行人员加强管理,对签派、机务、空管、安检等岗位员工的资质能力进行排查。

    在进一步深化行业安全监管方面,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要时期、重要节点和重大运输任务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了客舱安全、控制区证件、危险品运输、鸟击及外来物防范、跑道侵入等专项治理和挂牌督办。对生产运行中存在安全突出问题的单位,实行行政约见和严格问责。

    在进一步强化运行总量调控方面,认真落实行业安全工作“21条”措施和安全监管工作“27条”措施,实施适度从严的总量调控措施,全年推迟引进飞机共60架,为行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赢得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安全发展的宏观掌控,对发展速度过快、保障能力不足,以及安全形势严重滑坡的航空公司,实施行政干预措施。通过总量调控措施,在经济效益得到较快增长的同时,各项生产指标增长得到理性控制。  

    在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方面,加快了航行新技术应用步伐,民航局安排6亿多元资金,为23个支线机场配备仪表着陆、助航灯光系统和气象设施,完成23个机场“基于性能的导航”(PBN)飞行程序设计,使具备PBN飞行程序的机场达到40个。“飞机平视显示器技术(HUD)”和“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应用工作初见成效。提高了机场科技保障能力,全国旅客吞吐量100万以上的机场绝大部分具备了双向盲降功能,推进外来物监控技术、围界报警及监视技术的应用,推广航空器慢速除冰和定点除冰技术。安全科技研发取得新成果,完成跑道端拦阻系统(EMAS)全尺寸真机验证,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安全基础理论和安全科技项目研究应用不断深入,航空安保综合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在进一步强化安全基础工作方面,完善、制定、修订《民用运输机场突发应急救援管理规则》等4部规章和《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标准》等51个标准,出台了《民用航空运输机长职责》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完成所有在运行的37家运输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SMS)和CCAR-121-R4补充合格审定,完成179家机场SMS要素整合到机场使用手册的审核工作,完成29家空管单位的SMS审核,以及4家机务维修部门的SMS补充审定。航空安保管理体系(SeMS)建设在系统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安全培训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加大了对生产运行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部门各类别监察员的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国产ARJ21飞机、Z15直升机、C919大型客机的审定工作,提升了适航审定能力。  

    在进一步强化重大任务安全保障工作方面,通过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重大航空运输任务安全保障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圆满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包机保障任务,出色完成埃及、利比亚、日本大规模撤离我国公民紧急运输任务,以及深圳大运会、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等重大航空运输任务的安全保障工作。  

    报告还分析了2011年民航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2012年行业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报告认为,今年民航安全工作将面临四大挑战。一是运力增长加大安全压力,二是安全管理和队伍建设面临新情况,三是通航安全工作压力增大,四是空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结合行业安全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报告确定了2012年民航安全工作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2012年民航安全工作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大力实施民航持续安全战略,以提高行业综合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狠抓总量调控和依法监管,狠抓资质管理和风险管控,狠抓科技支撑和文化建设,促进民航持续安全、科学发展。总体目标是继续保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发展。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报告要求全行业2012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岗位责任,确保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提高规章标准的执行力,从规章与责任的结合上抓落实;加强安全组织管理,强化对航空运输集团、机场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管控,严格实施安全绩效考核,强化激励和约束;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继续开展对运输航空公司安全保障财物状况考核。

    二、持续改进宏观调控,引导行业安全发展。提高运输航空安全裕度,把好行业准入、飞机引进、航线许可、飞行总量、运行标准等关口,将发展速度控制在理性发展的范围;提升支线机场安全保障能力,协调、敦促地方人民政府加大对机场安全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和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通用航空安全发展,按照国家低空空域改革的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做好政策框架、规章标准等顶层设计。

    三、推进依法严格监管,提高安全监管效能。完善基于安全风险管理等规章标准体系;加大对新出台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宣贯力度;推进依法安全监管,加强监管队伍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监察员责任意识、理解应用规章、处置复杂执法问题的能力;坚持严格安全监管。做到资质能力监察常态化,加大对重点单位和重要环节的安全监管。

    四、深化资质能力建设,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重点要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加强飞行员资质能力建设,组织开展飞行检查委任代表、航空公司飞行检查员、专职模拟机教员、飞行学校飞行教员、运输航空公司副驾驶资质能力专项检查,将飞行员资质能力排查工作引向深入;加强其他关键岗位专业队伍建设,航空公司、机场及空管、维修单位要从各自业务特点出发,加大机务、签派、管制、气象等专业技术人员等资质能力管控;加强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拓宽专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

    五、深化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继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航空公司运行能力建设,加强机场安全运行管理,提高空管运行安全品质,加强空防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危险品运输管理,做好航油航信安全保障工作。

    六、加强科技应用及研发,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加快航行新科技应用步伐,加强适航审定能力建设,提高事故预防研究及航空医学研究能力。

    七、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大力弘扬崇严求实精神,努力推进报告文化建设,着力优化安全生产环境。

    报告强调,确保持续安全,落实责任是关键。报告要求全行业增强安全工作的警觉性、主动性、系统性,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切实提高综合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行业持续安全、科学发展。 

 
 
 相关链接
· 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出席厦航安保审计结果通报会
· 民航局副局长李健一行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调研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