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探访广东援疆干部:在冰天雪地里干得热火朝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8日 09时47分   来源:南方日报

    隆冬时节,广东风和日丽,西部边陲的喀什却是天寒地冻。不远万里来此支援新疆建设的广东干部过得如何?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来到广东对口援建的喀什市疏附县、伽师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等地探访。所到之处,都是冰天雪地,但广东援疆干部却干得热火朝天。

    起早贪黑

    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成为常态

    一下飞机,虽然天色近晚,记者便被拉到疏附县采访广州援疆干部、喀什地委委员、疏附县委书记李新全。原来,李新全的工作日程十分密集,第二天,他就要回到广州招商。

    吾库萨克乡克孜河畔,皑皑白雪覆盖大地,“广州新城”拔地而起。李新全冒着寒风来到工地,同建设人员商讨几天后的开盘销售事宜。一脚深,一脚浅,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离开“广州新城”,此时天完全黑了,李新全又驱车来到几十里外的戈壁滩。一个大型工业园正在施工,李新全要赶在去广州前把一些注意事项向项目负责人交代清楚。茫茫戈壁,寒风凛冽,车上的温度计显示零下12摄氏度。完成当天的工作,李新全终于走向了餐桌,此时,时针指向了23时。据介绍,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很多援疆干部的工作常态。

    无惧艰苦

    在上世纪60年代建的低矮土砖房里办公

    “这是我们援疆干部的工作常态!”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广东援疆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李水华说。

    记者此后在伽师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等地的采访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今年是广东援建喀什的第一年,事无巨细都要从头做起,由于上马了大量民生项目和产业项目,干部们几乎每天都是连轴转,工作强度比在广东时大了很多。

    但工作环境比广东艰苦百倍。在农三师50团团部采访东莞援疆干部、50团团长梁志刚时,记者大吃一惊:这是一套上世纪60年代末期建的黄色低矮土砖房,地面坑洼不平,墙面多处裂缝。梁志刚和另外一名江门干部共用一套陈旧的办公桌。

    即便如此,广东援疆干部的精神状态依旧十分饱满。为了能让地震灾区农民在过冬前住进新房,佛山援疆干部、伽师县委副书记毛永天有很长一段时间天天泡在泥浆遍地的工地上。

    援疆之变

    一年带来的变化比过去几十年还大

    广东援疆干部的搏命工作,给喀什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佛山对口援建的伽师县地处地震带,就在记者到伽师采访的那一天,又发生了3.6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让伽师人饱尝苦难。今年8月11日,一场地震让西克尔库勒镇250户居民房屋倒塌或成危房。

    经过佛山干部的苦干,仅仅用了两个多月,250套安居房就竣工了。79岁的维吾尔族老人卡迪尔·买买提说,现在的房子比地震前好了很多,有暖气、自来水、洗手间,还能防震。当地居民十分感谢广东的援助,他们满心欢喜地说:“过去几十年的变化赶不上广东援疆一年带来的变化。”

    地近沙漠的农三师气候恶劣,冬有狂风,夏有冰雹,辛辛苦苦种植的棉花有时在一夜之间被狂风吹倒,被冰雹砸坏,损失惨重。怎么办?东莞在农三师援建了一座气象塔。东莞援疆干部、农三师党委常委、副师长殷焕明说,今后,一旦预测到灾害天气,将通过发射干冰等方式有效防灾。

    广东干部在开展援疆工作时,怀着浓烈的关怀之心。李新全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下乡检查工作,发现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有不少农民因买不起煤不能取暖,窝在被子里仍然冻得瑟瑟发抖。见此情状,他心里十分难过,回去后,连夜买煤送给农民,有人感动得掉下泪来。

    李水华说,一年出势、两年出效、3年出果,如果明年来,将又是一番新面貌。(记者 雷辉 通讯员 岳源江)

 
 
 相关链接
· 天津援疆干部资助和田高中生 累计捐款近10万元
· 第七批439名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抵疆
· 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8月25日启程飞赴乌鲁木齐市
· 科技部人事司、计划司等召开援疆干部行前座谈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