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惠及城乡居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8日 10时08分   来源:福建日报

    今年初以来,福建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工作内容由9类21项增加为10类41项。截至11月底,全省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82万份,建档率达57%,其中电子健康档案1694万份,电子建档率约为47%;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235万份,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185万人次,登记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分别达217万人、43万人和9.6万人;为31万名孕产妇、195万名0-6岁儿童提供系统保健服务、开展免疫接种达824万人次。

    家住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社区的黄庆生、刘玉夫妇,打算春节期间去北京玩一趟。老两口一个68岁,一个66岁,都是糖尿病老患者。他们说:“咱家的‘家庭医生’细心周到,我们的血糖指标控制得很好,去北京玩几天,没问题。”

    这“家庭医生”,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年3月,中心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制定了专属食谱和药单,定期安排人上门家访,还配备了相对固定的联系责任医师,24小时提供服务。现在,两位老人的身体比以前硬朗了许多。

    像这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正在福建省广泛开展,一般采用“社区服务+全科团队服务+家庭服务”模式,受到群众的肯定和欢迎。

    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启动以来,福建省各地认真核定工作任务,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完善科学绩效考核机制,推广团队服务,确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服务等项目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不少地区都以社区为单位,按人口数配置了全科服务团队,建成以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分片包干、责任到组、任务到人,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双向转诊等方式对居民健康实行责任制管理、网络化管理,提供个人与家庭的健康管理服务。

    “不论地区、职业和身份,都能公平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针对特定人群实施7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是新医改提出的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保障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正在发挥积极的效应。”省卫生厅厅长陈秋立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村卫生所公共卫生职责,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落实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经费,持续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记者 储白珊)

 
 
 相关链接
·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惠及全体城乡居民
· 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已提高到25元
· 福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
· 上海市已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有人口全覆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