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项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轨道交通关键耐磨材料科研项目从实验室“搬”进成都新津工业园,实现产业化。该产品可减少铁路运行过程中,因铁路共振产生的路面偏离。目前,国内常用的铁路捣镐产品平均寿命为15公里,该产品能将使用寿命提高到150公里。如今,昆明、兰州、乌鲁木齐、成都等地的铁路系统已陆续使用该项技术。
科技成果好比是无数个“0”,只有经过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在“0”之前加上实数,整个数字就有了价值。
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从“藏在深闺无人识”到市场广泛认可,科技成果转化的“四川探索”正在加速。
人才:建立激励机制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就是要促进广大科研人员主动投身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主战场。
四川大学在激励机制上给出 “真金白银”。该校规定,在成果转化中,技术成果所有人占学校所持股份的20%-50%;专利技术入股,发明人占学校部分的45%-55%,专利转让收益发明人占55%,专利实施许可收益发明人占85%。同时,在职称评审、科研考核中,优先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有贡献者。
从转制时7000人、1亿元销售收入,到现在的3000人、20亿元销售收入,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凭借科技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科研院所跃为中国含氟聚合物领域的龙头企业。“我们一直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积极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对有重大发明成果和特殊贡献的科研人员,敢于重奖、重用、提拔,激发各类人才工作热情。
资金:拓展融资渠道
科技成果转化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急需的是资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的经验是,建立良好的融资机制。一方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逐年按比例递增,大力扶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引入风险投资、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目前,三零集团旗下的凯天、瑞通、雅讯借助风险投资发展,卫士通公司则利用上市融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四川大学走出了以重点项目、重要平台吸引资金的路子。近5年来,在该校近60亿元科研经费中,来自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经费约占60%。其中,创新药物研发团队被列为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先后与扬子江药业、石家庄药业、齐鲁制药、四川珠峰药业等大型制药企业签订协议,33个自主研发化学小分子靶向药物、各种生物药、天然药等实现技术转让,带动企业投资30多亿元。
成都高新区则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构建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组成的“梯形融资”体系,打造“盈创动力”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与200余家投融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吸引60余家专业机构入驻,注册资本超过150亿元,成功对接上百个投融资项目,被科技部确定为科技金融应用的示范基地。
体制:缩短成果与市场的距离
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企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存在,关键在于中间技术转移的体系不够健全。然而,架构起连接跨区域技术成果对接、关键成果转化的桥梁,需要科研院校、企业及政府力量的共同推进。
探索,已经开始。
去年4月,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与以往不同,它不仅是研究院,更是尝试打破体制限制壁垒的科技创新产学研流通平台。该院负责人介绍,研究院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而成,是西部首家“政产学研用”合作发展的新型创新转化载体。研究院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 “运行理事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服务公司”的组建模式,主要由理事单位、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运营管理服务公司三大模块构成,搭建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创新载体。
业内人士认为,该平台突破了传统研究机构的行政层级体制设置,整合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各方诉求,把实验室的创新成果“搬”到产业园区,把高校人才资源输送到科技企业,同时与高校、院所联合,搭建公共服务共享平台,设立专业投融资平台,缓解科技成果转化最亟须的融资问题。
破除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墙”,需要从科技成果中间转移体系建设出发,这样才能从一个“洞”破题,推倒一面“墙”。
【典型个案】
综合性价比远远高于美孚、壳牌
高品质润滑油逐渐打开市场
汽车一般行驶5000公里需要更换润滑油,而四川力达士公司研发的润滑油,却可以让汽车行驶5万公里、10万公里,甚至15万公里才更换。行驶15万公里才更换润滑油,相当于一辆车从新车到报废基本不需要更换润滑油。12月28日,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动员大会上,力达士公司展示的这项技术成果引起与会者关注。
力达士公司负责人说,公司生产的润滑油采用强化基础技术,可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强化密封、冷却、吸附、分散杂质,能很好地黏附在发动机上,减少发动机摩擦,因此能行驶更长里程。其综合性价比远远高于美孚、壳牌,属于国际领先技术。
如果全国的机动车都使用这种产品,每年将节约燃油2180万吨,相当于一个特大型油田。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推广?公司负责人说,推广难度在于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不过,市场正在慢慢打开。目前,力达士在全川开设近30个专销门店,又和雅安、遂宁等地的三家大型物流公司签约,将有上千台汽车使用该润滑油。(记者 李秋怡 实习生 冯于凡)
石头变纤维,可用于道路桥梁建设、服装纺织品
玄武岩纤维材料还需吆喝
把石头变成纤维,可以广泛应用在道路桥梁建设、服装纺织品等领域——12月28日,由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岩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玄武岩纤维材料在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动员大会上展出。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产品是绿色新型材料,主要原理是将玄武岩在高温熔解后,进行拉丝、浸润等处理后形成。让玄武岩纤维用途发生关键变化的是熔解后浸润剂的添加,软的可以像棉线一样任意弯曲、编织,强度高的则比钢筋还硬。
以玄武岩纤维生产而成的复合筋强度是传统钢筋的4倍,重量却只有传统钢筋的四分之一,能在桥梁减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工程造价方面,复合筋每公里可便宜20%左右,后期的维护也更简单。玄武岩纤维2006年开始量产,目前复合筋市场占有率20%左右。
在技术转化方面,该公司负责人认为,资金不缺,缺的是应用的引导,需要市场的进一步认知和接受,“由于属于新兴的基础性、功能性材料,所以需要相关的宣传引导。”(记者 董世梅 实习生 冯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