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2011年度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结2011年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明确2012年工作重点。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梳理制约地质找矿的关键科技问题,切实发挥科技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支撑引领作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我国获得第十颗“金钉子”,数量居世界第一;1∶500万亚洲地质图编制完成。在天空地一体化勘查技术研发方面,成功研制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轴航磁梯度勘查系统、地面氦光泵磁测系统和高灵敏度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在国际合作方面,开展了全球9个巨型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研究。在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方面,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因地质科技成果突出,14个研究团队、单位和42名研究人员受到嘉奖。
会议提出,2012年,要按照地质找矿突破的新要求,明确主要任务目标,探索科技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绩效评估相互促进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开展业务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野外科研基地建设,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布局和网络,推进实质性项目合作,推动地学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人才国际化进程;建立境外地调工作成果合理、充分利用的新机制,引导国内有实力的矿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