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甘肃人口计生工作总体保持稳定健康发展良好势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31日 13时24分   来源:甘肃日报

    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中心任务,深入开展“提升能力年”活动,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努力提升统筹、发展、服务管理和保障能力,人口计生工作总体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1年,全省人口自增率为6.4‰左右,农村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5%,圆满完成了年度人口计划。甘肃省人口自增率已连续10年控制在7‰以内,有效缓解了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为顺利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作出了贡献。

    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机制

    形成齐抓共管人口工作良好格局

    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兑现奖惩,对全年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组长刘伟平亲自深入省人口委调研并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政府多次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协调、促进相关部门落实工作责任。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相互支持,协作联动,形成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良好工作格局。

    全面启动利益导向示范区建设

    计生群众610多万人次受惠8.17亿元

    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在甘肃省率先建设“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2011年初,省政府召开示范区建设启动会,下发了《建设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各级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二五”重大民生工程。截至目前,有13个市(州)、 80个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体现本地特色和亮点的示范区实施意见。

    全省普遍开展了以“成才工程、致富工程、保障工程、健康工程”为重点,26项政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家庭“幸福计划”。据统计, 2011年,全省计生群众共有610多万人次受益8.17亿元。

    “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稳步推进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进展明显

    年初,省人口委制定下发了《“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实施方案》,并先后召开启动会和现场会。各地坚持城市建网点、农村拓工作的要求,整合服务网络,下移服务重心,积极探索“零距离”“上门式”“自助餐”“一站式”等系列化服务模式,大力开展以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检查、诊治和优生促进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拓展了服务职能,提升了服务能力,促进了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

    “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有力地促进了优质服务提质提速,又有9个县区被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国优”覆盖面达到县(市、区)总数的56%。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覆盖面扩大到30个县区,使8万多人享受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叶酸补服率达到85%。

    修订颁布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办法

    274万流动人口享受均等化服务

    2011年11月1日,省政府修订的《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正式颁布实施,为甘肃省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三年三步走”的部署,从2009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逐步建立健全了“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一盘棋”工作新机制,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基础。

    甘肃省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GPL)实现了与全国信息系统的对接,陕甘两省签署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合作协议》,区域、省际、省内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流动人口“一盘棋”格局得到巩固深化。全省人口计生部门与综治、公安等部门加强了工作协调,健全了信息共享、协作联动机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2011年,省人口委组织开展了对14个市(州)的32个县(市、区)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和重点类型区人口监测工作,与综治、公安部门联合开展了对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督查指导,探索建立了“大城管”数字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化到户到人

    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多赢、服务社会”为目标,继续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全员化、网格化、自动化建设,大力开展“数字计生”“数字社区”、打造“数字化服务站(所)”。整合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完成了全员人口数据库和流动人口数据库的两库合一。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到户信息系统,实现了人口个案信息与空间分布的一一对应,为人口计生部门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破解管理服务难题、全面准确评估人口形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了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和比对机制,实现了人口计生部门与公安、人社、卫生、教育等部门的人口信息数据共享,切实发挥了全员人口数据库在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截至目前,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已录入户籍人口2724.31万人,90%的县(市、区)完成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化到户到人,“育龄妇女阳光服务卡”发放率达到95%以上。

    职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全省大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队伍能力水平,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深入发展。

    省人口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协调省人社厅启动了生殖健康咨询、人口保健、药具管理三个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10大职称序列。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省人口委与兰州大学、南京人口管理学院联合办学,“十二五”期间每年将对400名人口计生干部进行学历教育。

    人口文化建设全面推进

    宣传教育工作深入人心

    全省人口计生部门按照“抓倡导、抓基层、抓典型、抓报道”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入户宣传、标语宣传、媒体宣传、文艺宣传“四位一体”的宣传工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省委宣传部与省人口委联合组织开展了人口计生宣传月活动。省人口委等13个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等媒体,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人口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建成了一批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长廊(一条街)、人口文化书屋,推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精品,普遍开展了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在全省选择了近4000个群众活动比较集中的宣传阵地、宣传窗口,抓点示范,做出榜样。

    2012年工作重点

    2012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主线,大力开展“夯基础上水平年”活动,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服务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任务落实,实施“五大工程”(即:利益导向惠民工程、生殖健康促进工程、流动人口服务关怀工程、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工程、信息化提质工程),强化“六项措施”(即: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行风建设、推进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群众自治、加强督促指导),努力为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

    光荣榜

    2011年命名的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凉州区、山丹县、景泰县、皋兰县、武山县、正宁县、安定区、陇西县、成县

    2011年度相关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奖

    一等奖: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省妇联

    二等奖: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

    三等奖: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林业厅

    2011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单项奖

    创新奖:城关区、张家川县、天祝县、甘州区、崇信县、华池县、金塔县、舟曲县

    进步奖:西固区、白银区、民勤县、高台县、临洮县、康县、甘谷县、康乐县

    求实奖:会宁县、崆峒区、瓜州县、镇原县、漳县、宕昌县、东乡县、卓尼县、金川区

 
 
 相关链接
· 甘肃榆中:利用冰雪资源 开发冬季旅游市场
· 甘肃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王三运刘伟平出席并讲话
· 甘肃明确车船税征收新标准 涨幅最大逾十倍
· 甘肃采取竞争性选拔方式选拔126名年轻后备干部
· 甘肃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400多万人提供救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