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青海省2011年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08日 10时05分   来源:青海日报

    2011年是一个承上启下之年,这一年青海省文化事业致力于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蓬勃发展,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不仅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扎实有效,新闻出版和版权保护也得以加强。特别是随着文化市场管理措施的出台,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取得了显著的对外文化交流成果,文化人才培养工作也卓有成效。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惠民工程是伴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的网络化逐步得以完善充实的。今年以来,如春风细雨般的一个个惠民工程,从农村到城市,从文化生产的主体到消费者,文化的繁荣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省政府先后实施的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文化进社区工程、农(牧)家书屋工程、县级“两馆”维修改造工程、州(地、市)“三馆”建设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使受惠于文化发展中的广大群众提升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文化事业的发展,靠的是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改革思路,青海省加大省直经营性出版发行单位改革力度。不仅带来了创新,也提升了文化生活多样的活跃态势。当京剧《血沃芳草》、平弦戏《未婚妈妈》、民族歌舞《山水相依花儿情》、话剧《毛泽东又回来了》等4台2011年度重点剧目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时,独特的高原地理地貌、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勾勒出青海文化事业鲜活立体的发展空间。民族歌舞《风从青海来》、藏戏《松赞干布》、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大型话剧《情满玉树》、京剧《血沃芳草》、舞蹈《高原鼓韵》、群舞《脚步》也在送戏下乡的基层演出中诠释着文化来自于群众、来自于生活的深刻内涵。通过这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来引领社会文化生活,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这就是青海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根本体现。

    如果说文化惠民是文化发展之花,那么,文化产业则是文化发展之根。为了壮大青海省文化产业,青海省先后下达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扶持资金270万元,文化企业、示范户文化产业扶持资金1090万元,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在文化资源、产业建设、科技文化、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等方面采取优势集成与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策略。目前,先后命名西宁宝光金银首饰实业总公司等23家单位为第三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宁妙莲工艺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为第二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祁连县祁连山黑河奇石园等4家单位为第二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加羊卓玛和大手印手工皮雕艺术工作室为第二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户。此外,青海省在组团参加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青洽会、第六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各类大型展会活动中,将刺绣、热贡艺术、农民画、皮影、剪纸等民族民间特色的各类工艺品进行充分的展示与推介,使各类展会销售额近400万元,订货、签约金额4680多万元,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一直是青海省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点。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秀美的山川,深厚悠久的人文历史,孕育出的文化遗产仿佛渺渺铿锵中传送出清幽韵律,深邃悠远绵长。而更令我们欣喜的是,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深入到雪山江河的最深处。随着玉树藏族自治州44处省级及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工作启动,新寨嘉那嘛呢、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及勒巴沟摩崖、玉树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等文化遗产得以保护。而在2011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及国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澳门展演等5项活动上,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是最振奋人心的,通过成果展示,我们不仅看到了希望,更看到了更加辉煌的未来。让人们印象最深的要数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莲生妙相———青海唐卡艺术精品展”,展会上展出的12个种类100余幅唐卡精品,不仅使参观者惊叹于其流辉溢彩,更为其咫尺神韵所折服。短短时间里参观人数达10万人,61幅作品被恭王府管理中心一次性征集收藏,总价达1008万元。这是历年来青海省唐卡艺术在对外展示活动中获得经济效益最好的一次。

    在与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开展为期一年的文化交流合作中,穿插蟠叠里写实与抽象并用的小小绣品辉映着精美的民间剪纸、掐丝及唐卡艺术,应当说每一次对外文化交流都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交流是内容丰富的、持续性、多批次的。在荷兰,在台湾,民族风情歌舞《多彩中国———美丽青海》和“青海文化周”、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特色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尤其是第四届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2011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晚会、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四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更是以品牌联动的形式,频频向世界伸出我们热情的双臂,呼唤与世界的共存共荣与文明对话。(王琼瑶)

 
 
 相关链接
· 新疆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11项主要任务
· 《决定》解读:如何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王三运: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 宣传文化事业继续执行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 《决定》解读:为什么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 国家民委研究部署委属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