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海洋局监测显示37条入海河流近八成为第4类劣5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09日 10时04分   来源:海洋局网站

    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1年第6期海洋环境信息。根据公布的信息显示,在所监测的37条入海河流中有29条入海河流水质为第4类(人体不可直接接触用水)和劣5类,比例高达78%,其中有18条入海河流的水已无法灌溉农田。

    据悉,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2011年第4季度,在所监测的37条入海河流中,滦河等4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2类;陡河等4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3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闽江等5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4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石油类和重金属镉等;大沽夹河等6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劣5类,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汞、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碧流河等18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劣5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石油类和重金属汞。

    2011年第4季度,部分沿海省(区、市)对342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实施监测。不同类型的排污口所占比例分别为:工业排污口31.6%,市政排污口38.6%,排污河24.8%,其他类排污口5%。监测评价结果表明,超标排污的入海排污口数量为154个,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45%。所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污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指标)是粪大肠菌群、总磷、悬浮物,超标率分别为:52.2%、21.5%、18.2%。此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超标率分别达16.5%和6.5%。监测结果显示,第4季度监测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的总体情况较第3季度有所好转。

    此外,2011年第3季度部分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结果显示,渤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基本稳定,黄海、东海、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呈加重趋势;各监测区土壤盐渍化范围基本稳定,个别监测区含盐量明显增加。 

 
 
 相关链接
· 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致电慰问中国极地考察队员
· 海洋局局长与涉海高校代表共商海洋教育科研事宜
· 海洋局:26日蓬莱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环境监测情况
· 海洋局:2012年多方面入手大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 海洋局: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超4.3万亿元
· 海洋局对中海油珠海管线天然气泄漏事故现场采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