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潮起放歌大松辽——吉林省改革开放发展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11日 09时06分   来源:吉林日报

    厚重的历史书,翻到了2011年。

    这一年,对于生活在白山松水间的2700万吉林人民来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从国际形势看,日本地震海啸、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应接不暇;

    从国内形势看,受劳动力价格持续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诸多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生产和外销两头受制。

    在这种风云激荡的社会大背景下,一场以“三化”“三动”为重点的改革浪潮席卷松辽大地。

    2011年,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850.1亿元,比上年增加247.7亿元,增长41.1%;全省外贸进出口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其中外贸出口有望超过5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进口、出口都创历史最高水平。

    当我们把视野从这组数据扩展开去,一条条让我们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的好消息纷至沓来,组成了一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力增强、民生改善的壮丽画卷。

    卫生金融:锐意改革,创新体制惠民生

    “自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药价便宜多了,医药费还能报销一部分。这是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的大实事!”在长春市宽城区南广社区卫生服务站内,正在就诊的居民李大娘由衷地发出感慨。

    让老百姓得实惠,是医改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监管的“五统一”基本药物配备原则,吉林省全面推进医药集中采购服务平台建设,确保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放心药”。目前,吉林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切实减轻农民看病负担。目前,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302.1万人,参合率达到99.1%。医改启动以来,新农合补助补偿标准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过去的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补偿封顶线由4万元,提高到6万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全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0倍以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这样的话被频频使用时,吉林省金融业改革创新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关键领域不断突破,在有力支持地方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实力的快速壮大。

    “没想到靠这笔订单,我们拿到了贷款。”吉林市彦旗米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激动地说。该公司由于部分农户在种植期内缺少启动资金,影响了订单的完成。此时,吉林银行以联保体贷款为切入点,以未来订单形成的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为其创新办理了“粮贸通”业务,解了燃眉之急。

    在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的形势下,全省各金融机构纷纷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不仅大胆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方式,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还积极开发贷款新品种,推出了一系列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从单一信贷融资,拓展为直投、信托、租赁、保险等集成融资;从单纯不动产抵押融资,扩大为存货、应收账款及未来收益抵押融资;从单一的信贷服务,延展为多元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有效扩大了信贷投放。

    长吉图:区域腾飞,强势推动集聚力

    2009年8月30日,《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让吉林大地掀起滚滚春潮。两年多来,吉林人民肩负着国家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长吉图开发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长春、吉林,这两个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亲密城市,正式步入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目前,长吉两市间以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城镇节点正在形成,“四纵四横”为骨架的交通网络进一步畅通,工业化、城镇化的互动格局已开始显现,以“双核”为特征的长吉大都市区将带动中部城市群加快发展,为全省经济提供巨大的内生动力。

    延龙图一体化稳步实施,前沿功能逐步完善。延吉市食品产业园、能源产业园、人参产业园、模具机械加工园和IT产业园规模不断壮大;龙井开山屯铁路口岸和互市贸易区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合口岸货检通道和海关监管仓库已投入使用;图们经济开发区申请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已经开展前期工作,铁路口岸联检楼项目正式启动。

    珲春开放平台加快建设,窗口作用进一步凸显。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发展,先后投资2亿元,完善区内“七通一平”和俄罗斯工业园、日本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吉港工业园等4大产业合作园区的道路、管网、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达成投资1500亿元建设生态新城的战略合作,引进韩国浦项集团投资12亿元开发建设珲春国际物流基地,引进新加坡华德集团投资10亿元开发建设敬信生态旅游度假村。

    畅通对外通道取得突破性进展。中俄珲春至卡梅绍娃亚铁路硬件设施现已全部建成,珲春口岸千万吨换装站项目同步开工建设;在中朝圈河大桥完成维修加固的基础上,吉林省又投资兴建朝鲜元汀口岸至罗津港二级公路。内贸外运试运行进展顺利,先后4次将6万吨煤炭经珲春圈河口岸、朝鲜罗津港运抵上海和宁波港。多条陆海联运航线同步推进,珲春至扎鲁比诺至釜山、珲春至扎鲁比诺至新潟航线开通,珲春至扎鲁比诺至新潟至束草航线试运行。

    会展经济:硕果累累,开放潮涌活力来

    会展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强大集聚和辐射效应,正在成为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引擎;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等方面,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东北亚博览会为领军的吉林省会展业,正在以更广阔的胸襟、更开放的思维、更高端的层次,迎接着四海宾朋的到来。

    2011年9月6日至11日,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人声鼎沸,呈现出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一张让吉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吉林的精彩“名片”,第七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精彩亮相。

    一年年辛勤的播种,一次次突破和创新,作为促进东北亚区域交流与合作,承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载体,经过7年的发展,东北亚博览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累计有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万客商参会,其中国外客商6.2万人,国内外部省级以上政要636位,世界500强企业401户;商品贸易成交额累计达33.5亿美元;累计签订投资合作项目1583个,吸引投资总额达8078多亿元人民币。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壮大,长春汽博会从一个地方性的小车展,跻身于国内3大车展行列,成为继上海车展之后第2个获得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专业汽车展览会。第八届汽博会,10天吸引了来自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等132家海内外汽车厂商参展,参展品牌139个。共有1036辆展车参加此次长春汽博会,包括25辆概念车,50辆新能源、新动力车,最新车型占所有参展车辆的90%。销售各种车辆1.03万辆,比上届增加5211辆;实现购车交易额20.2亿元,比上届增加12亿元。

    农博会,是吉林省会展业的又一张王牌。长春农博会被誉为规模最大、农业科技水平最高、参展人数最多的全球第一农业博览盛会。创办11年来,一届比一届办得好,规模不断壮大,人气越来越旺。共迎接海内外参展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累计签约金额突破1590亿元,展会和参展区域面积逾106万平方米,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展、农产品、食品展销、检验检测设备展、农林水牧渔机械展、新农村住宅展、现代种植业展、高新设施农业展、君子兰展、精品畜牧业展、农村新型能源展、美食文化展等。相继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专业品牌展会”、“中国品牌展会金鼎奖”、“长春市会展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改革开放未有穷期,吉林还在路上。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吉林人民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吉林的脉搏正和世界一起跳动。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崛起。奋进中的吉林,必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清醒的认识,更坚定的步态,更扎实的作风,万众一心,勇往直前…… (记者单海鸥王子阳)

 
 
 相关链接
· 在创新发展中前行——改革开放以来民兵建设综述
· 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写在中国入世十周年之际
· 改革开放的新航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述评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63.22万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