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出席贵州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代表们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大家一致认为,赵克志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总结回顾了去年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冷静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抓好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要求,体现了全省人民愿望,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贵州实际。大家坚信,只要全省上下大力弘扬“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大力提振精气神,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苦干实干、顽强拼搏,就能创造一个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贵州速度”,就能实现报告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贵阳代表团代表认为,报告对贵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期望,贵阳市将认真落实好报告的精神和具体部署,在投资拉动提速发展上再下工夫,千方百计实现投资达到2500亿元;在工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高端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团化,高新产业技术化;在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上下功夫,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突出生态化,体现人文化;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下功夫,推进会展业大发展,加快城市金融要素聚集,推动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上下功夫,以工业化的经济手段提升农业,以市场化的先进生产方式引导农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建设100个文明示范社区。高起点编制规划,积极探索贵阳市城市特色,打造贵阳特色的文化,提升市民文明程度。
铜仁代表团代表认为,2011年是贵州省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团结拼搏,迎难而上,社会发展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贵州省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为近20年来最高,几个重要经济指标突破1000亿元。这来之不易的成绩极大提升了贵州人的发展自信心。事实充分证明“贫穷落后”不是贵州的代名词,更不是贵州的固有标签,只要我们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不自甘垫底、不争论折腾,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完全可以实现后来居上;充分证明贵州省各族干部群众有能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能谋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安顺代表团代表认为,贵州省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敢于跨越的志气、开拓创新的锐气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加强学习,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消除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围绕项目建设,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围绕工业发展,切实做大经济总量;围绕城市建设管理,切实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围绕农民增收,切实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难题。
黔西南代表团代表建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贵州省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搞好主体功能区生产布局,避免低层次恶性竞争和资源重复浪费。要用发展工业的办法发展农业,把农业建成工业的“第一车间”,把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大力发展农业深加工,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好贵州省的优势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提高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