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黑龙江省推出四大举措 力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17日 08时33分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春节临近,市民们在忙着采购年货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商务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近日联合召开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着重指出了力保群众吃上“放心肉”。面对每年都要面临的难题,黑龙江省商务厅下属的省畜禽屠宰管理所今年推出四大举措,力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杀猪的还得培训持证上岗?这是真事!去年,黑龙江省共培训上岗313名屠宰工。他们的培训包括屠宰工艺的基础知识,屠宰场的场区布局、屠宰加工车间的卫生要求,屠宰操作技能、胴体分割、卫生指标等和屠宰检验的相关操作等。

    有人屠宰还得有人检验,接下来就是肉品品质检验员的活儿。这些人也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上岗,他们需要学习生猪宰杀后常见疾病的鉴定与处理,生猪性状异常肉和劣质肉的鉴定与处理,生猪深加工产品检验、实验室检验等内容。在生猪进场后,他们要检查猪的皮肤表面,看看是否存在皮肤病;宰后要负责内脏及肉质的检测,查看是否是“注水猪”。

    据调查,多数企业没有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有的企业即使有这样的工作人员也未从事本职工作。在去年四季度,省畜禽屠宰管理所抽检的18家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未按规定使用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

    对此,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所将继续加强培训力度,聘请培训方面的专家,对屠宰工和肉品品质检验员提出更高的考核标准,并监督严管企业肉品品质检验员上岗的问题,从“源头”处把好放心关。

    “注水鸡”、“注水猪”是一些商人利欲熏心的产物,如何杜绝这类肉制品,这成了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省畜禽屠宰管理所将加强对畜禽待宰时间的监管,从而有效地“根治”注水肉制品。

    经证明,活猪注水后6-8小时,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可将灌注到体内的多余水分排出体外,而生猪待宰制度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在屠宰前将生猪圈养8小时以上,就可以使注水猪的行为无利可图,同时也起到了提前观察、防止病猪的目的。 “注水鸡”也可通过此种待宰制度来避免。

    据了解,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所将严格控制待宰时间在12小时以上,让只为图利的商人断了注水的念头,并督促有能力的企业建立待宰间,从而保证畜禽的休息更好,肉质更鲜。

    据统计,黑龙江省现有禽类定点屠宰企业20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家;年屠宰量3.5亿只,占年出栏量4,5亿只的77%。在这202家企业中,有一部分小企业还没有无害化处理设备。省畜禽屠宰管理所副所长臧华夏表示,因为无害化处理加工设备较昂贵,而小企业的利润又不够支撑这样高昴的成本,所以导致了现状。但根据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有很多方式,例如深埋和焚烧,所以企业并不是没有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

    臧华夏表示,今年省畜禽屠宰管理所将极力推广禽类无害化处理设备,让有能力的企业尽可能地使用该设备,没有能力的企业也要按国家标准进行相关处理。

    黑龙江省的禽类屠宰市场私屠滥宰情况较为普遍,且隐蔽性较强,监管难度较大。据臧华夏介绍,违规禽类加工企业也’有人举报,但100%为业内人士举报,没有一例是普通市民举报,这也凸显了它的隐蔽性。

    今年,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所将鼓励市民对违规禽类加工企业的举报,并对举报人给予查处违法企业金额的3-5%作为奖励,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围剿违规禽类加工企业之势,让老百姓自己维护自己吃放心肉的权益。

 
 
 相关链接
· 黑龙江: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生产领头羊
· 黑龙江推进土地整治工作2011年新增耕地1.34万亩
· 黑龙江: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8.9%
· 黑龙江政协十届五次会开幕 吉炳轩王宪魁等出席
· 黑龙江春运工作领导小组检查哈尔滨主要客运站场
· 黑龙江发布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