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省长李学勇在宿迁和淮安调研。他强调,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导向,全力抓好今年开局各项工作,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强化实体经济优势,推动苏北地区跨越发展。
沭阳县坚持“工业强县”,一批工业产品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瑞声精密电子沭阳有限公司由全球著名的声学元器件制造商投资兴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在车间内,李学勇仔细询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做精做优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得知这家公司每年都增资扩建,李学勇说,宿迁不仅有洋河这样的传统产业领军企业,也有像瑞声这样快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这说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虽然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新年,但苏北各地开局各项工作仍然有条不紊地展开。江苏欧亚薄膜公司车间内,一片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李学勇详细询问企业的市场销售、原料成本和节能减排情况,希望企业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李学勇指出,开发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严把环保和节能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把转型升级的要求落实到每家企业、每个项目,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沭阳县会展中心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后,李学勇表示,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振兴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力度要加大。希望苏北各地坚持统筹发展,把强市与富民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让群众在发展中更多受益。
近年来,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建成投运。李学勇来到国家重点支线机场淮安涟水机场考察,仔细了解机场航线与客流情况。得知机场通航一年多来,已开通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的航班,去年实现旅客吞吐量23万人次,李学勇为机场的发展感到高兴。他说,近年来,江苏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各个空港的建设加快步伐。涟水机场的建成运营,将淮安带入了立体交通时代,发展势头很好,要争取开通更多航线,以一流设施、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创造一流效益,更好地服务淮安和苏北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和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对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将这一精神更好地落到实处,是李学勇调研的一个重点。在江苏金象减速机公司,一台国内首次进口的高档数控机床引起了李学勇的兴趣。当了解到制造装备的升级,促进了企业发展转型,李学勇深有感触。他说,发展实体经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创新驱动,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两手并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江苏今世缘酒业、淮安威灵电机制造公司,李学勇说,前不久江苏省出台了“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希望更多的企业把握政策机遇,加快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发展。在淮安旺旺食品公司,李学勇详细了解用工需求、后续投资等情况。他指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前景广阔,我们欢迎更多的台商到江苏投资发展,打造淮安台资新高地。调研中,李学勇指出,实体经济发展是江苏的优势所在,苏北振兴要牢牢把握实体经济坚实基础,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为加快苏北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他强调,苏北地区既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又要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不断巩固农业发展好势头。
李学勇对文化发展非常关心。江苏省淮海剧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剧种的传承基地,不仅多次荣获大奖,还常年下乡为群众演出。李学勇观看了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回娘家》片段,对文艺工作者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江苏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江苏是文化大省,淮海戏是江苏重要的地方剧种,多年来为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要积极支持淮海戏这样的地方剧种。希望大家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向市场服务群众,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让淮海戏薪火相传,成为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