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甘肃省将在现有基础上,谋划和论证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着力改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环境,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按照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甘肃省将统筹规划和建设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甘肃省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坚持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并重,重点做好推进丝绸之路甘肃段申遗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加强敦煌莫高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石窟等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加强华池南梁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促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力。积极利用现代科技,丰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手段,探索拓展文化自然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结合中实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上,积极支持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甘南临夏民俗文化产业园、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等重点区域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改善园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壮大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支持香包、刺绣、皮影、剪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砖雕、葫芦雕刻、唐卡制作、花儿会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发展。
甘肃省还将进一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提高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的影响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会展、娱乐等行业融合发展,既发挥其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又发挥文化产业的辐射功能,提升区域经济文化的整体竞争力。(记者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