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根据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安排部署,吉林省确定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0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总产量力争再创历史新高;肉蛋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7%、3.9%和5%;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增长20%;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3500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吉林省将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全省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注重质量、增加总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690万亩以上,其中玉米5400万亩,水稻1200万亩,大豆500万亩。
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2911.8万头、784.6万头、754.5万只和5.9亿只,同比增长8.9%、2.4%、3.6%和5.5%。加强重大疫病防控,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
三是积极发展园艺特产业。新建蔬菜棚室5万亩以上,实现百万亩建设目标。人参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增长50%以上。切实抓好食用菌、林蛙、经济作物、鹿业等其它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全省园艺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
四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启动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20个,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力争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6个,超10亿元的23个,超亿元的160个。
五是千方百计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挖掘产业增收潜力,拓展务工增收渠道,落实政策增收措施,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30%以上,外出务工农民达到370万人。
六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今年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的总体安排,着力抓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振兴、重大技术推广及高产创建等十大工程,实现推广一批新技术、转化一批新成果、攻克一批新课题、培训一批新农民、提升一批新产业的目标任务。
七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抓好农业综合开发。
八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菜篮子”产品供应,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九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铺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积极稳妥抓好化解乡村公益性债务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启动实施九台市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工作,继续抓好农业保险。
十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示范村建设,启动第二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加强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34个乡镇、146个村的整治任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农村公路2500公里。解决1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电网6884公里。新启动实施2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完成3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