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春节假期刚过,山西省委、省政府就召开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推进大会,对转型综改工作全面部署,深入推进;1月31日,省政府召开转型综改工作联席会议,细化任务,具体落实。与此同时,省转型综改办正组织相关部门编制财税、土地、投资、科技人才等12个专项方案,进一步完善思路和措施。自去年至今,山西省围绕转型综改,相关工作就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
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是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总抓手,是山西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的关键所在。自国务院批复山西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年多以来,山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顺利起步、扎实推进。
深入调研,制定方案。经过对省内11个市、60多个县、上百家企业调查研究,并远赴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8个国家级综改试验区学习考察,数易其稿,精心编制了转型综改区建设《总体方案》,初步回答了“转什么”“往哪转”“怎么转”等有关问题,描绘出了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发展蓝图。
重点突出,试点先行。山西省启动了 “一市两县”“一市两园”和“一县一企”等先行先试试点工作,即在每个市确定1个省级试点县、1个市级试点县、1个循环经济园区和1个科技创新园区,在每个县确定了1个循环经济企业开展试点工作。确定了焦煤、同煤、太钢、太重等11户省属国有大型试点企业,予以重点推进。特别是在产业转型方面,山西省相继布局启动了一批重大标杆项目,如五台山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大同协鑫多晶硅及光伏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使全省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大胆探索,创新机制。山西省积极创新用地保障机制,通过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露天采矿用地改革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土地瓶颈制约问题。2011年,全省供地面积达到30.8万亩,比2010年增加了20多万亩;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投资、直接融资、吸引民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2011年仅从资本市场各类融资获批总额达到900亿元,创历史新高;积极创新行政管理机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52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12项。大力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将7个领域8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了22个试点县。
此外,山西省还组建完善转型综改的各级组织机构,加强宣传引导,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转型综改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