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转变方式 调整结构 吉林省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13日 08时57分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十二五”开局之年,吉林省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经济总量首次跃上万亿元台阶,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并在工业、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城乡居民增收等众多方面取得突破性、历史性成果,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吉林省更好更快地完成“十二五”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吉林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化”、“三动”战略为主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吉林省经济总量首次跃上万亿元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3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高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4.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8位。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77.40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5601.20亿元,增长17.5%;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652.11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12.1∶52.0∶35.9,调整为12.1∶53.2∶34.7。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34.2亿斤,比2010年增产65.7亿斤,产量占全国的5.55%,增量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保持两位数,达到13.33%,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引领吉林省经济加快发展,效益水平跨上新台阶。吉林省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31.64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出4.9个百分点。工业销售始终保持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吉林省工业经济的优化程度得到稳步提高,优先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经达到80.8%,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小型企业生产呈快速增长势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增速达到31.7%,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7.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已接近规模以上工业的半壁江山;工业效益实现新突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121.25亿元,同比增长44.6%,首次跃上超千亿元台阶。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旺盛增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41.71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不含农村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221.64亿元,同比增长30.4%,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出6.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位。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为2.4%,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三产业投资2982.94亿元,增长31.7%,为吉林省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吉林省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共完成投资1773.09亿元,增长41.8%;全年民间投资达到5194.25亿元,民间投资的比重达到71.9%,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有效带动了吉林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民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吉林省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620.1亿元,同比增收414.1亿元,增长34.3%。完成一般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850.1亿元,同比增收247.7亿元,增长41.1%。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达到1715.2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总量的比重达到77.9%,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有力地保障了重点民生支出的需要。

    ——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实际利用域外资金规模继续扩大。外贸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吉林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20.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9%,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8.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9.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实际利用外省资金2921.09亿元,比上年增加711.5亿元,增长32.2%。

    ——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吉林省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了稳定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97元,同比增长15.5%,其增幅高于上年增长水平5.5个百分点,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1.4个百分点;农业的丰产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0元,同比增长20.4%,其增幅高于上年增长水平2.0个百分点,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2.5个百分点。

    ——就业保持良好态势,民生实事得到落实。2011年,吉林省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了就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2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0.5%。全年小额担保贷款新发放11.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62.2%;援助零就业家庭1017户,保持该类家庭动态为零;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达到11.7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按照国家下达的31.51万套任务,累计开工33.1万套,开工率为105%。“暖房子”工程全面推进,全年新增热源能力9055万平方米,小锅炉撤并改造1598座,供热管网改造2766公里,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51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1533万平方米,分别超出年计划的52%、7%、63%、76%和52%。

    ——金融业平稳运行,信贷规模稳步扩大。2011年末,吉林省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961.95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259.5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240.92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129.3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5060.98亿元,比年初净增加741.5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的大幅增长,为吉林省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社会消费需求稳定增长,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速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0.4个百分点。实现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8.22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90亿元,增长21.7%。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

 
 
 相关链接
· 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吉林实施“四年提升计划”
· 推动创新探索 服务科学发展--吉林党建工作综述
· 吉林公安网上服务平台开通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
· 吉林长白山景区旅游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 吉林投近亿元建设覆盖全省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站
· 吉林2012年将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全覆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