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举行揭牌仪式。以此为标志,国土资源部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少农,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彭以祺,院士许志琴共同为实验室揭牌。汪民在揭牌仪式上发表讲话。
汪民指出,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升格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国土资源部系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在许志琴院士的率领下,实验室全体科研人员辛勤奉献、探索创新、勇攀高峰,在实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大陆深部探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时,在项目运行与管理、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汪民希望,在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后,实验室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工作机制,出大成果、出大人才,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的实现、为中国地质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介绍,1993年,立足国际地学前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我国率先提出了研究大陆动力学的计划,实施以大陆动力学为龙头、超高压变质带和青藏高原为两个拳头的研究战略,形成了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群体。1997年,正式形成以大陆动力学命名的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壳探测及地球动力学实验室逐步整合、磨合,形成了新的大陆构造及动力学实验室群体。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科研人员先后实施了地壳探测、科学钻探等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2011 年底,经科技部批准,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正式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正式运行后,将进行大陆组成、结构、行为、动态深化及深部驱动机制的研究,以建立新的大陆构造及动力学理论体系,为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灾难等问题,提供基础科学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