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努力建设成为中西部循环型城市的样板,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0年降低16%——记者2月20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首次针对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的 《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出台。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成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31%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 2010年降低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至67.75立方米/万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到90.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1%,努力建成中西部循环型城市的样板。
《规划》提出了推进土地资源高效与集约利用、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安全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培育新型 “静脉”产业、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和加强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等7项重点任务。
“静脉”产业是废弃物收集、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产业的形象称谓。成都将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到2015年末,中心城区餐饮业废弃物集中收集率达到76%。建立全市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功能完备的餐厨废弃物信息化动态管理平台,实现餐厨废弃物产生源的定位和餐厨废弃物收集量、收运路线、收运时间、进厂处理量、处理过程、污染排放参数等数据的实时监控,餐厨废弃物监管工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空间布局上,将构建城市、工业、农业、生态功能涵养等四大循环经济发展区,培育和建设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园等七个循环经济先行示范园区,确定29个对循环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