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按常住人口计算上海市人均GDP12784美元全国领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25日 09时29分   来源:解放日报

    日前,《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发布,上海市统计局2月24日专门对《统计公报》进行解读。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在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下,上海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实现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从发展水平看,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82560元,折合12784美元,在全国各省级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行列。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2011年全市第三产业逆势上扬,全年增长9.5%,且增速逐季加快。全年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7%,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上海经济增长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明显降低。从需求看,经济增长减少了对投资的依赖。《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上海以0.3%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支撑了8%以上的经济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最终消费的贡献率达6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由总量增长转向结构优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507.19亿元,增长9.5%,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0%;五大高载能行业投资245.28亿元,下降16.2%。

    从产业看,经济增长减少了对房地产、重化工和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05年的15%下降至9.2%;金融、商贸、信息服务、旅游等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工业的转型升级也在加快。201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10194.8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制造业部分产值7850.35亿元,增长11.5%,增幅高出全市工业2.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5%。对重化工业的依赖减少,五大高载能行业产值仅增长1.1%,低于全市工业5.3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信息产品代工企业出现转移,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增长3.2%,低于全市工业3.2个百分点。

    从要素看,科技创新和人才已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568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2.9%,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16项。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26.1%,据测算,全市人才贡献率接近40%,排名全国前列。(记者 杨群)

 
 
 相关链接
· 上海顶住金融危机巨大冲击 上半年GDP同比增5.6%
· 上海上半年GDP同比增5.6% 第三产业成“火车头”
· 韩正:上海今年要在提高质量效益基础上GDP增10%
· 上海经济普查显示:全市GDP总量和结构有新变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