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海南省按照中央提出的“三融入”的目标,深入推进海南农垦改革,海垦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取得重要成果;海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挂牌运作并朝建立现代企业目标迈进,海南橡胶集团成功上市。农场属地化管理稳妥推进。通过改革,海垦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职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正成为海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建立于1952年的海垦是“屯垦戍边”的产物,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仅在4年前,作为我国第三大垦区的海垦仍然是一个政企不分,拥有医院、学校、公安、民政等地方政府职能。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垦区这种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甚至成为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一度是海南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海垦,到2006年,其对海南GDP的贡献比重已从1988年的33%下滑到7%。改革已迫在眉睫。
2008年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要求用5年时间实现海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并建成以天然橡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集团。
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海南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以2010年9月海南省农垦总公司与海南省农垦总局实现政企分开,海南省农垦总公司改制更名为“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为标志,国务院关于海垦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的目标任务完成。目前垦区职工养老保险已纳入省级统筹,历史拖欠的工资、医药费、养老金、社保费已全部还清。垦区500多所中小学校、职工五项社保、民政、气象等职能已移交属地管理。
2011年1月,海南农垦集团控股的海南橡胶公司成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这被视为海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海南橡胶的成功上市,为海垦改革占领了制高点,抢占和开辟了市场经济的第一块阵地,成为海南农垦集团内其他企业的一个标杆。
海垦管理体制改革大大增强了垦区发展活力。据介绍,海南农垦集团已形成天然橡胶、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及旅游房地产、金融服务业等四大产业板块,正朝着建设千亿元企业集团迈进。在橡胶主产业已剥离的情况下,垦区下辖的47个存续农场正在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加快农场经济转型,谋求打造热带现代农业、复合型农业、资源加工业、旅游服务业及房地产业“五大新型主导产业”。
改革发展成果还普惠垦区职工群众。海垦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以来,海垦共投入近80亿元,解决垦区民生历史欠账问题,垦区职工群众的用电难、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重大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当前,海垦管理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海南省将稳妥推进农垦属地化改革,加快实现“三融入”,早日使海垦真正纳入省和市县经济一盘棋;加快做大海垦集团,力争在“十二五”末,海垦集团产值过千亿元,成为海南特大型龙头企业之一。(记者梁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