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市长研讨班举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1日 15时51分   来源:文化部网站

    2月29日至3月1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市长研讨班在京举办。共有30位主管市长或宣传部长参加,其中市委常委9人、副市长21人。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出席研讨班并讲话。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主持研讨班。财政部教科文司文化处处长宋文玉、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财务司司长赵雯、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张旭等参加研讨。本次研讨班既安排了有关创建示范区工作情况介绍,也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们讲解督查、验收办法和标准等,还有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内容紧凑,形式多样,受到市长们的欢迎。

    蔡武在讲话中指出,谋划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利于推动整合、集成“十一五”建设成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利于强化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职责和作用;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他强调,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是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文化部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中心工作的有力抓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把这项工作组织好、落实好。

    对于下一步创建示范区工作,蔡武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把创建任务落到实处。示范区创建工作必须以党委、政府为主导。党委、政府是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负有全盘指挥和统筹指导创建工作的重要责任。要创建示范区要率先建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在区域乃至全国的龙头、示范作用。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着力找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要加强制度设计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制度设计成果。各创建示范区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研究工作,结合本地实践,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模式,在个性中提炼共性,从地方上升到全局,形成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的制度性政策、文件和工作机制,为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提供经验,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各创建示范区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意识,把新闻宣传与创建工作同步策划、同步实施、同步总结。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中央新闻媒体和文化部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把在创建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宣传出去,在本区域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省市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扩大创建示范区工作的影响,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全社会关注、支持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为调动地方政府重视公共文化建设积极性,整合资源,以点带面,2011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项目计划以地级市为单位,用6年时间分3个创建周期创建90个左右示范区,覆盖、带动全国1/3以上的市县,以此为抓手,整体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上半年,第一批31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47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获得创建资格。据了解,自2011年第一批创建示范区启动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截止目前,31个创建示范区中,已有30个以当地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创建规划》,制定了《制度设计研究工作方案》和《宣传工作方案》。30个城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还有10多个城市包括云南保山、西藏林芝等西部城市设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资金,推动示范区创建。北京市朝阳区召开全区创建示范区工作会议,四大班子全部到齐,全区1500多各部门干部参会,区长主持,区委书记亲自讲话部署。河北秦皇岛市召开全市创建示范区工作会议,市长主持,市委书记亲自做工作部署,并落实到党委、政府文件,制定了三十条具体翔实的标准要求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支持政策。此外,山西长治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并出台了工作方案,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文化财政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创建格局。投入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批创建示范区启动以来,调动了地方接近100亿的创建资金。如广东东莞、安徽马鞍山等,创建资金投入都在10亿元以上。北京市朝阳区在两年的创建周期内,中央财政补助和奖励的400万元引导资金,带动北京市政府投入4000万,朝阳区政府投入4个亿。许多创建城市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了具体的规划目标。如浙江宁波鄞州区提出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建成设施网络广覆盖、服务供给高效能、组织支撑可持续、保障措施管长远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鄞州区公共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保持全省第一,跨入全国前列,为东部地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示范。”江苏省苏州市提出到2012年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2012年底,建成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大增前,湖北黄石提出到2012年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在省内外有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到位,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健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示范区中部创建标准,力争成为湖北的代表、中部的前列、全国的先进。”江西赣州市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重庆渝中区提出到2012年建成“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四川省成都市提出的目标则是“着力打造文化广场之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城、博物馆之城、图书馆之城和文化创意之城,逐步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相关链接
· 文化部在京启动“公共文化基层行”新闻采访活动
· 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 文化部启动“公共文化基层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
· 文化部副部长:有把握实现文化产业“倍增”目标
· 文化部:“十二五”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翻一番
· 文化部通报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督导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