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吉林省纪委监察厅召开的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2012年吉林省基层党务公开工作将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以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为核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规范提升,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大落实力度,全面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
适应形势任务,突出公开重点。重点抓好“三个公开”。一是及时公开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及时公开有关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消除群众疑惑和误解,理顺社会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及时公开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情况,尤其是结合换届和领导班子调整的实际公开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认真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
开展“回头看”,巩固工作成果。着力抓好3个环节。一是抓好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按照《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要求,分类制定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目录,更好地贴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贴紧党的基层组织实际,贴紧党员、群众需求。二是规范公开程序。严格按照制定目录、实施公开、收集反馈、归档管理等程序,有序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三是拓展公开方式,坚持实践创新、形式服从内容、注重公开实效,把传统公开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既用好党内会议、文件、简报、党报党刊、公开栏等传统方式,又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局域网、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使党务公开更加简便、快捷、高效。
总结实践经验,提升工作水平。主要完善4项措施。一是健全落实制度,完善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党内情况通报、党内情况反映等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二是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标准,注重结果运用;定期组织党务公开监督员和党员对基层党务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及时公布评议结果;实施责任追究,对不按规定公开或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注重统筹结合,把党务公开与当前中心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健康发展。四是营造舆论氛围,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张志鹏 记者赵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