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跨新疆四地州市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目前已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审查通过,并将在明年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投票表决。“新疆天山”如申报成功,将填补新疆没有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了解“新疆天山”申遗项目的最新进展,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新疆天山”是今年我国向联合国申报的唯一自然遗产项目。
自然遗产是全世界公认的自然景区的顶级桂冠,洲际旅游以及跨国旅游大多数首选世界遗产地,同时将引入自然旅游地国际最高水平的管理模式和准则。因此,新疆天山申遗,对于提高新疆国际知名度、推动新疆发展国际旅游业大有裨益。
“新疆天山”遗产地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乌鲁木齐4个地州市。2009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以“新疆天山”提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2010年1月,“新疆天山”被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于2010年8月受委托对“新疆天山”各提名片区进行科学基础研究,并根据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开展全球对比研究,组织国内专家编制《“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书》。
根据区内外专家实地考察评估,“新疆天山”申遗组成地包括:博格达峰提名地(含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区域)、中天山提名地、托木尔峰提名地。
目前,新疆天山申遗工作已被列入议事日程。部署拆迁、展示厅建设、申遗地标识标牌建设、考察线路确定等各项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自治区财政还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原则,实行奖励性、引导性资金补贴。
截至2009年6月,我国已有38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自然遗产为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