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获悉,陕西作为大熊猫秦岭亚种的主要分布地,积极按照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要求,完成了各项组织筹备工作,目前调查工作已全面展开。
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分布于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和秦岭六大山系,行政区域包括川、陕、甘三省的45个县(市、区),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1596只,栖息地总面积2304991公顷,其中陕西省内秦岭地区分布大熊猫273只,栖息地面积347864公顷。
陕西通过划建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巡护、救护、监测和科学研究,建立和发展大熊猫圈养种群等措施,使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缓解。目前,陕西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已达16个,保护区面积约35万公顷。另外,陕西还争取到国家投资,在楼观台建设陕西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成为全国四个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之一。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后,省林业厅建立了由省内外专家组成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技术支持队伍,组建了大熊猫分布区5市11县范围内20家保护机构的600余名骨干组成的外业调查队。此次调查以第三次调查、补充调查及2006—2011年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成果为依据,预设调查范围636471公顷,涉及汉中、宝鸡、西安、安康、商洛的宁强、留坝、城固、洋县、佛坪、凤县、太白、周至、户县、宁陕、镇安。其中重点调查区域392437公顷,预设大熊猫调查样线2013条,一般调查区域244034公顷,预设大熊猫调查样线422条。
陕西对624名调查野外作业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并开展了外业试点。除了开展大熊猫野外种群、同域野生动物及一般干扰信息,以及第一次非损伤性DNA调查以外,陕西还将陆续启动植被和主食竹、社会经济、大型干扰、保护管理和圈养种群调查,以及佛坪、长青、桑园三个国家级保护区DNA调查工作。
目前,陕西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工作已在黄柏塬保护区、佛坪保护区、厚畛子林场等20个外业调查实施单位陆续展开,预计2013年10月完成外业调查。(记者 王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