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贵州省各地干部群众认真收听收看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开幕实况直播,并围绕栗战书同志代表十届省委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
当天上午,省委办公厅组织干部职工认真收听收看了开幕实况直播,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充满激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过去五年,省委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为我省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大家满怀信心,纷纷表示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本职工作,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大家坚信,一个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幸福祥和的新贵州一定能实现。
在贵阳国家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收看的同时,贵阳国家高新区高科控股公司、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也积极组织员工收看收听。白云区各机关部门单位、乡镇、村居和企业的党员群众通过闭路电视、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媒介,集中收听收看开幕式盛况。
大家认为,栗战书同志作的报告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是符合省情、实事求是的报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共同心声。
在遵义市委、市政府机关,许多部门的干部早早就来到各自单位的会议室,等待收看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现场直播。在该市最边远的习水县大坡乡,当前,虽然正值春耕生产的大忙季节,但乡党委仍然集中全乡干部收看。
水城县蟠龙乡法那村活动室内,40余名前来观看的党员及村民聚精会神地盯着多媒体显示屏,认真观看节目。听着栗战书书记工作报告中指出我省5年来取得的一项项成果及未来5年即将落实的件件惠民举措,活动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共产党好啊,房子烂了国家修;生活困难有补助;年纪大了还发钱。”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打哈村94岁的苗族老人伍幺妹一边听村支书用苗语翻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电视实况转播,一边感慨让自己受惠的农村危改、低保、养老保险的政策。同村28名党员和31名群众穿着节日盛装在村委会集中收看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村支书伍兴权手执麦克风用汉语进行同步翻译。
这是4月15日上午,发生在紫云自治县猴场镇25个行政村中,党员、群众集中收看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的一个场景。
黔西县城关镇水西社区退休职工颜万琴参加了社区组织的集体收看活动。当省委栗战书书记讲到我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社会财富积累增多、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时,颜阿姨忍不住发言说:“我们黔西县也是这样,发展快,变化大,劲头足,和全省的发展步伐是一致的。”据了解,当天该县共有1万余名干部职工、26乡镇3万余群众收看了党代会现场直播。
黔东南州各界干部群众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直播认真收看省党代会开幕盛况。从党政机关到街道乡村,从厂矿企业到社区学校,大家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注视着屏幕,认真了解大会的盛况,聆听栗战书同志所作的报告。
许多接受采访的干部群众认为,报告中对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的评价实事求是,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奋斗目标的总体构想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黔西南州委办、组织部、宣传部以及其他等州直机关以及兴义市各单位部门的干部职工早已齐刷刷分别坐在各自的会议室里,集中收看党代会开幕式。当开幕式雄壮的国歌响起,州委办干部张艳军十分激动。大学毕业后,他从老家湖南来到黔西南工作,几年来,张艳军亲眼见证了贵州和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贫穷不是贵州固有的标签,这里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相信不久的将来,正在奋力赶超路上昂首前进的贵州和黔西南州一定会实现后进崛起、跨越发展”。他充满自信地说。